南都报告揭秘:网贷平台如何守护你的隐私?
南都报告揭秘:网贷平台如何守护你的隐私?
近日,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2018移动金融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测评报告》,揭示了网贷平台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现状。报告显示,六成受测APP在收集用户信息阶段未能做到合规,且存在网贷平台强制读取用户通讯录用于暴力催收的现象。
网贷平台的隐私保护现状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用户投诉中,涉及欠款催收、贷款理财推销等金融类投诉占比62.6%,远高于零售推销类的4.4%、保险推销类的2.1%、教育培训类的1.3%。在第一季度,该数字更是高达73.7%。
用户隐私面临的主要风险
过度收集用户信息
网贷、助贷行业对用户的信息收集相对全面。除了基本的手机设备信息、实名认证信息和金融类信息外,大多数平台还会搜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婚姻状况、居住地址、学历、房产、车辆、芝麻信用分、有价证券、商业保险、纳税数额等。
模糊的用户授权协议
很多平台利用用户不注重个人隐私保护、或者急于申请贷款等心理,获得了很多非必要授权。例如,某些平台在《敏感个人信息授权书》中直接写到“通讯录及/或联系人信息”,强调“本人知悉并确认,由于该平台可能获取您通讯录中的部分联系人或您主动提供的联系人个人信息用以达到处理目的,您向该平台提供相关信息的,应当确保您的联系人已知晓并同意上述处理亩地,否则您可能因此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信息的过度分享
一些平台会将用户信息分享给多家合作机构,增加泄露风险。例如,某平台的《个人信息对外提供授权书》和《敏感个人信息授权书》所列可能分享个人信息的公司分别多达176家和142家。
隐私泄露案例
以还呗为例。其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强调,“为了方便您快捷、准确地填写联系人信息、联系方式,在您填写联系人时,我们会以弹窗的形式告知您,需要您开启通讯录权限,请您放心,获取通讯录权限仅为优化您的操作体验,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联系您预留的联系人,仅会在您生产生借款逾期且无法联系您本人的前提下,联系您预留的联系人以便协助提醒还款。”
然而不久前,该平台还发生了法院干警因不认识的老乡欠款,接到数百个催收电话、短信的事件。且据当事人反馈,其老乡称紧急联系人登记的是自己“老婆”而非该干警,但催收人员却声称该干警被登记为紧急联系人。此外,在各互联网渠道,近期亦有较多借款人表示,自己的通讯录亲朋好友接到该平台催收电话、短信。
建议对策
对用户的建议
- 仔细阅读用户协议,特别是关于个人信息使用的条款
- 谨慎授权,特别是通讯录等敏感信息
- 选择正规平台,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网贷服务
对平台的建议
-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过度收集用户信息
- 明确告知用户信息使用目的和范围,不得模糊表述
- 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平台进行严厉处罚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贷平台的信息使用边界
- 建立用户投诉渠道,及时处理隐私泄露问题
用户隐私保护是网贷平台正规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网贷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安全、透明的网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