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年货节食品安全大检查 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年货节食品安全大检查 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春节的临近,全国各地的年货市场迎来了消费高峰。为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
在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推出了“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调查问卷,选择自己关心的食品品类进行抽检。自系统上线以来,已发布20余次调查问卷,3600余人次参与“点检”,调味料、农产品、乳制品、坚果炒货等成为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食品类别。活动现场,检测机构按照前期征集的食品类别,现场对相应食品进行了付费抽样,并对市民关心的肉、蛋、菜、奶、油以及各种炒货等节令食品开展现场咨询。同时,朝阳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对超市年货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了进货查验制度、食材储存、宣传广告以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等情况。
在湖南永州,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2025年春节消费提示,提醒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注意食品安全。食品经营单位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义务;消费者应选择正规超市、商店或农贸市场进行采购,选购预包装食品及散装食品时注意查看是否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在甘肃秦安,市场监管局紧盯节日食品消费特点,局、所联动开展“年货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经营者进货渠道、索证索票制度、明码标价等标签标识、酒店后厨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制作过程及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关键环节,并督促食品经营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截至目前,该局已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年货一条街、农贸市场、商超及餐饮单位1150户次,食品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率100%。
在江西安远,市场监管局欣山分局开展节前年货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经营现场卫生环境、散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的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标签标识等落实情况,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等违法行为。此次行动共检查食品摊位、其他类型经营摊位32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均已整改到位。
在陕西临渭,市场监管局对市中心广场渭南新春年货节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查看了果蔬、肉类、糖果、糕点、坚果炒货等节日热销食品摊位,检查内容包括经营主体资格、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标签标识、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等。针对现场发现的标签不清晰、储存不当等问题,检查人员责令经营户立即整改。
在山东槐荫,市场监管部门对农村大集进行了食品安全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大集上各类业户的食品经营资质、进销货情况,并对散装食品来源、酒水饮料包装标识、米面制品生产厂家等进行了全面排查。根据检查发现问题,业务科室第一时间同步反馈,并联动属地监管所闭环落实问题。
在北京密云,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春节前市场检查工作。执法人员严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加工制作流程、原料采购贮存等重点环节,详细核查后厨卫生状况、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储存环境等方面情况。同时,严格检查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保证食品来源可溯、质量可靠;仔细核查食品的产品包装、标签标识、生产日期、储存条件等情况,杜绝非法添加、销售过期食品或虚假标识误导消费者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行动,年货市场的食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这些检查行动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在此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年货时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食品标签和保质期,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