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机被"空中激活"?消费者维权有这些途径
新手机被"空中激活"?消费者维权有这些途径
2024年9月,陈海在某电商平台花费5659元购买了一部小米14 Ultra新手机。然而,当他收到手机后却发现,这部所谓的"全新未拆封"手机竟然早在2024年6月13日就被激活了。这意味着,他所享受的保修期已经"缩水"了整整三个月。
这种现象在行业内被称为"空中激活",即在手机未拆封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虚假激活。这种做法虽然能帮助商家完成销售任务或降低进货成本,但却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不得通过虚构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来欺骗、误导消费者。而"空中激活"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当陈海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联系商家询问。商家承认该手机属于"空中激活"机型,并表示这是"行业惯例"。然而,这种所谓的"惯例"并不能成为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借口。
广东美利天律师事务所钱洪亮律师指出,商家在面对消费者的问询时,有义务如实告知手机激活情况,否则会有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欺诈的嫌疑。消费者可以通过与商家沟通,或是联系消费者协会、向法院起诉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本案例中,陈海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权。然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在购买新手机时避免遇到类似问题呢?
首先,建议优先选择品牌官方渠道或授权门店购买,尽量避免通过第三方商家或非正规渠道购买。其次,在购买时要仔细检查手机的包装和配件是否完好,确认手机的激活状态。最后,保留好购物凭证和相关证据,一旦发现权益受损,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空中激活"现象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提高警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