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高法公报案例教你处理工伤解约:两个典型案件揭示关键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高法公报案例教你处理工伤解约:两个典型案件揭示关键要点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51201.html
2.
http://m.njlsw.com/open.asp?id=131641&tid=262
3.
https://www.guizhou.gov.cn/ztzl/zcwd/202406/t20240627_84922763.html
4.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4/id/7922615.shtml
5.
https://www.bjchp.gov.cn/cpqzf/315734/tzgg27/2024121810221277811/index.html
6.
https://www.huadu.gov.cn/zwfw/jyly6/zyjn/content/post_9479738.html
7.
https://fgw.sh.gov.cn/ys-laogong-1.6.1.1-h5/20240125/2dd321f24d074a8780e0c03eaf003072.html
8.
http://www.enping.gov.cn/jmepssbjjj/gkmlpt/content/3/3088/post_3088492.html
9.
https://hrss.tj.gov.cn/ztzl/ztzl1/yshjjsnew/202405/t20240524_6633812.html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劳动法律监督典型案例,其中两起涉及工伤职工权益保护的案件,为用人单位如何合法解除与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提供了重要参考。

01

天津环卫工社保案例:确认劳动关系与社保待遇

2024年2月,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联合处理了一起涉及97名环卫工人的劳动争议案件。武某英等97人分别受雇于三家环境卫生管理所,从事道路清扫工作。在劳动关系确认后,发现环卫所未为这些工人登记社保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他们退休后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河北区检察院依托与区总工会建立的协作机制,对这97起案件支持起诉,并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最终,河北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支持97名劳动者要求赔偿社会保险损失的诉讼请求,共计750余万元。

02

黑龙江伤残津贴案例:定期支付义务与司法监督

在另一起案例中,黑龙江省延寿县人民法院针对某公司长期未履行支付伤残津贴义务的情况,发出了司法建议书。该公司自2002年起就应向工伤职工邓某支付伤残津贴,但近20年来从未主动履行。

延寿县人民法院向该公司发出司法建议书,同时抄送至县总工会。总工会据此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最终,该公司接受建议,自2024年起开始定期支付伤残津贴。

03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支付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工伤职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1.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
    • 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
    • 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
    • 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04

实践启示

  1. 用人单位在解除与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各项补偿到位。
  2. 工伤职工在解除合同时,有权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工伤医疗补助金。
  3. 检察院、法院和工会在维护工伤职工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一函两书”制度形成监督合力。
  4. 用人单位应主动履行支付伤残津贴等法定义务,避免因被动执行而耗费更多资源。

通过这些案例和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工伤职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的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劳动者、司法机关和工会等各方共同努力。只有依法行事,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