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神舟归来,宇航员如何重获“地心引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神舟归来,宇航员如何重获“地心引力”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8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06/12/ARTIMUxVxhuNvFbqKALKEGpF240612.s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04A01JJT00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430a9fea81c0cb815f15f4a7da298667
4.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6/ac9419387e93497a883f5b6077678ea0.s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7K1I0M05359IL8.html
6.
https://www.sohu.com/a/785708765_120097420
7.
http://m.finance.itbear.com.cn/html/2024-12/115741.html
8.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69115020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92天。随着太空探索的深入,宇航员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返回地球后如何重新适应地球重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01

太空环境下的生理变化

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根据最新发表的“空间组学和医学图谱”(SOMA)系列论文,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免疫系统干扰:研究发现,不同任务中的免疫系统干扰既有共性也有差异。CD14和CD16单核细胞展现出染色质可及性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最大。

  • 基因表达改变:超过95%的标志物在任务结束几个月里恢复到基线水平,但有些蛋白质、基因和细胞因子似乎在飞行后的恢复期仍处激活状态,至少持续到飞行后3个月。

  • 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短期低地轨道太空飞行带来广泛的分子变化,包括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端粒延长,以及免疫激活、DNA受损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基因表达改变。

这些变化与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密切相关。在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肌肉和骨骼不再承受地球上的重量,导致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此外,太空中的辐射也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

02

康复训练:重获“地心引力”

为了帮助宇航员重新适应地球重力,一套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案必不可少。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为例,他们的恢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隔离恢复阶段(3-4周):主要目的是消除飞行中对身体的不利影响,促进基本功能恢复。这一阶段会使用航天专用座椅和保暖装置,满足重力再适应匹配调试和防寒保暖需求。

  2. 疗养恢复阶段(约1个月):确保航天员身心全面恢复。这一阶段会进行更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开展针对性的训练。

  3. 恢复观察阶段(约4个月):航天员将陆续开展各类训练,经过约半年的恢复,才能转入正常任务训练。

在康复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为航天员准备营养丰富的餐食。例如,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的第一顿饭就包括了牛肉面、鸡蛋羹等多种主副食和水果。

03

科研突破:为未来铺路

中国空间站的建成,为研究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理变化提供了绝佳平台。截至2024年12月1日,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181项科学与应用项目,获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 空间生命科学: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空间培育,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空间发育的水稻和再生稻新的种质资源。

  • 人体研究:针对长期失重导致骨丢失难题,自主研发出骨丢失对抗仪,通过短时、高频、低幅的直接力刺激作用于下肢胫骨,有效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骨丢失。

  • 新技术应用: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轨正常运行,突破了小型化、微重力适用性、抗振动冲击等多项技术,为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案。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服务于航天员的健康保障,也为普通大众的健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例如,空间微重力下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为解决地面人多能干细胞造血分化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04

展望未来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和稳定运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涌现。这些成果不仅能够帮助宇航员更好地适应太空环境和重返地球,也将为普通大众的健康和福祉带来福音。

正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院士所说:“中国空间站已然成为一座弥足珍贵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承载着人类探索太空、征服宇宙的梦想,也承载着推动科技进步、造福人类社会的使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