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国际公认的致癌物,春节你却在天天吃
当心!国际公认的致癌物,春节你却在天天吃
随着春节的到来,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挂起了精心腌制、风干的腊肉。腊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无论是清蒸、小炒还是煲汤,都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美食地位。但是,有说法称,腊肉是国际公认的一级致癌物,还能吃吗?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加工肉类归类为“一级致癌物”,这个分类包括了所有为了增加风味或延长保存期而经过熏制、腌制、风干或其他处理的肉类。这样的定义直接将腊肉纳入其中,因为腊肉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了这些加工步骤。
一级致癌物的标签意味着存在充分的证据显示这些物质对人类具有致癌作用。在腊肉的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高盐度腌制和长时间晾晒脱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虽然亚硝酸盐本身没有致癌性,但在与肉类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后,尤其是在胃酸的作用下,能产生亚硝胺——一种强致癌物,增加患上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此外,有些腊肉还会经过烟熏,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含有多环芳香烃、煤焦油和强致癌物苯并芘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残留在腊肉的表面,进一步增加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当的保存方法,如返潮,还可能导致腊肉发生霉变,产生极强的致癌物——黄曲霉素。
腊肉中的高盐分和高脂肪含量也是健康风险的来源。高盐分的摄入被证明与胃癌和结肠癌的风险增加有直接关联,而腊肉中高达50%的脂肪含量和比普通猪肉高出50%的胆固醇含量,无疑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完全摒弃这一传统美食,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腊肉。
如何健康地吃腊肉?
1. 控制摄入量
适量食用是关键,每周不宜超过两次,每次最好控制在100克以内。特别是对于有慢性健康问题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人群以及老年人,更应该严格限制摄入量,尝鲜即可。
2. 科学烹饪
在烹饪腊肉时,避免添加额外的盐分,并尽可能先将腊肉在冷水中煮沸,这个过程有助于减少腊肉中的盐分和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同时使肉质更加鲜嫩。
3. 搭配蔬果
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果,帮助减轻亚硝酸盐的危害。
如何挑选优质腊肉?
看包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查看包装上的信息,确保其标有明确的品名、生产商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配料表、贮存条件等,避免购买无标签或来源不明的散装产品。
看外观:优质腊肉肉身干爽、结实并富有弹性,颜色呈暗红,表面带有自然的黄褐色。
闻味道:优质腊肉应有肉类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买回来的腊肉如果不马上吃,就放进冰箱的冷冻格里,能放8-12个月。
最后提醒大家,过年虽好,腊肉别天天吃。一周最多来两回,每人每次别超过100克哦。还有,如果发现腊肉上有霉点,记得毫不犹豫地丢掉,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