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10大禁忌:“1不买、2不借、3不穿、4不做”!
清明节的10大禁忌:“1不买、2不借、3不穿、4不做”!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民间有许多讲究和禁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1不买、2不借、3不穿、4不做”。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之情,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不买
就是在清明节期间,不要买鞋,因为鞋与邪气的“邪”同音,听起来好像要把“邪”买进来一样,让人感觉不舒服,不吉利。并且民间也有“新鞋不踩旧人坟”的谚语,所以要尽量避开这些让人产生忌讳的东西。
2不借
民间认为清明节是给先人送钱的日子,以前人们都会在清明节期间,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纸钱又叫冥币,是给死人用的,只有在祭祀节日期间才用。所以在这一天,最好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给别人钱,这时候借钱,总会让人感觉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
另外不管是烧的纸钱还是鲜花、供品什么的,都要亲自置办,不要去借别人的。因为祭祀祖先,最重要的是一片诚心,如果连纸钱和供品,都借别人的,都懒得自己去买和准备,那就显得没有什么诚意了。
3不穿
清明节上坟扫墓,是个非常严肃庄重的事情,所以在这一天,一定要穿正式一点的衣服。千万不要穿大红大紫的衣服,那样显得也太喜庆了,与祭祀的格调氛围不符;也不要穿鲜艳亮丽、花里胡哨的衣服,那也是对逝去先人的不恭敬;更不要穿那些袒胸露背过于暴露的衣服,那就是对先人更大的不敬了。
4不做
就是不结婚,不过生日,不在墓地嬉笑怒骂,不在墓地随意拍照合影。无论是结婚,还是过生日,都是比较喜庆的场合,而清明节的祭祀,是寄托人们哀思之情,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日子,与结婚、过生日这样的气氛、心情,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要尽量避开。如果生日正好赶上清明节,又该怎么办呢?那就要提前去过,或者错后几天再过。
祭祀的时候,如果带着小孩,在坟地里喧哗嬉闹,那就很不合适,这是庄严肃穆的场所,不是游乐场,所以最好不要带孩子去。
还有的人喜欢拍照,那也要注意场合,不能去什么地方都一顿乱拍,那就太不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