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冬季防溺水安全教育: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1月2日下午,7岁男孩祥祥在公共浴池泡澡时不幸溺水,所幸送医及时,经过治疗已顺利出院。这起发生在冬季的溺水事件提醒我们,即便在非游泳季节,儿童溺水的风险依然存在。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虽然游泳活动减少,但防溺水安全教育绝不能松懈。无论是家庭浴缸、公共澡堂,还是结冰的水面,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危险源。让我们一起学习防溺水知识,守护孩子安全成长。
儿童溺水的预防措施
家庭监护
时刻保持视线接触:家长在孩子洗澡或戏水时,必须时刻保持视线接触,不要离开孩子去干其他事情。
控制水温和时间:泡澡水温应保持在40℃左右,时间控制在5-10分钟,避免因水温过高或时间过长导致孩子不适。
做好安全准备:在家中,确保浴缸和浴盆的安全,使用防滑垫,保持浴室通风良好。
学校和社会教育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和社区应定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视频、讲座等形式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组织应急演练:学校可以组织溺水急救演练,让师生掌握基本的救援技能。
儿童自我保护
学习游泳技能:鼓励孩子学习游泳,掌握基本的水上自救能力。
遵守安全规则:教育孩子不私自下水,不在无成人陪伴时游泳。
溺水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
当遇到溺水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根据淄博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孙崇涛的科普,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立即拨打120:发现溺水者后,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头部后仰,抬起下巴,清除口腔异物,进行2-5次人工呼吸。
进行心肺复苏:按照30次胸部按压配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避免错误的控水方法:不要采用倒背控水等错误方法,这可能会导致胃内容物倒流,造成窒息。
日常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持续教育:家长和学校需要持续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在假期期间,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
提高安全意识:教育孩子识别危险水域,如水库、池塘、河流等,避免在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场所游泳。
培养自救能力:除了学习游泳,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基本的水上自救知识,如如何保持漂浮、如何呼救等。
建立安全网络:社区、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建立安全防护网络,定期检查水域安全,设置警示标志。
虽然冬季不是游泳旺季,但溺水风险并未完全消除。通过持续的安全教育和正确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让每个家庭都能安心度过每一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