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韩少功作品解读:北师大考研必备
莫言韩少功作品解读:北师大考研必备
引言
在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的文学专业考试中,莫言和韩少功的作品是考生必须深入研究的重点。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两位重要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经常出现在北师大考研的考题中。本文将对莫言和韩少功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并为考生提供备考建议。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深受北师大考研命题老师的青睐。莫言的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象征化:从《檀香刑》开始,莫言的小说在感觉象征化方面有了重要突破。他将具象的感觉转化为象征性的表达,使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这种写作风格在《生死疲劳》和《蛙》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莫言的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他的代表作《红高粱》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语言的创新:莫言的小说语言富有个性和韵味,他善于运用方言和民间语言,创造出独特的文学风格。《酒国》和《丰乳肥臀》等作品中,这种语言特色尤为突出。
韩少功作品解读
韩少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在北师大考研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
传统文化的挖掘:韩少功的作品致力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他的代表作《爸爸爸》通过一个原始部落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
现代意识的融入:韩少功的作品不仅关注传统文化,还融入了现代意识。《女女女》通过女性视角,探讨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语言的精炼:韩少功的小说语言简洁有力,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环境特征。他的作品《马桥词典》通过词典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乡村的日常生活。
备考建议
重点阅读代表作品:考生应该重点阅读莫言的《红高粱》《酒国》《生死疲劳》和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等代表作品。
结合评论家的解读:阅读一些权威评论家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比如谢有顺对莫言作品的评论,就提供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关注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考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培养文学素养:除了阅读作品本身,考生还应该广泛涉猎文学理论和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结语
莫言和韩少功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师大考研的重点考察对象。考生应该深入阅读他们的作品,理解其艺术特色和主题内涵,同时结合评论家的解读和相关背景知识,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