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河三角洲:从盐碱荒滩到“鸟类国际机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河三角洲:从盐碱荒滩到“鸟类国际机场”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2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05/content_282713.html
2.
http://paper.ce.cn/pad/content/202408/06/content_298917.html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4/14/nw.D110000renmrb_20240414_1-04.htm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5A04ZOW00
5.
https://www.sohu.com/a/794253659_121826638
6.
https://theory.gmw.cn/2024-11/06/content_37659869.htm
7.
https://neigae.cas.cn/news/cmsm/202402/t20240206_6987549.html
8.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8/05/content_1969479.html
9.
https://hb.dzwww.com/p/p6YVR4sli4.html
10.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2614874ef29e2162535860bda3addc45
11.
https://www.shihang.org/zh/news/press-release/2024/03/29/ecological-protection-in-china-s-yellow-river-basin-to-be-enhanced-with-world-bank-support
12.
https://hsfj.fzrjy.com/cms/shehaichengguo/2841.html

2024年7月,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迎来历史性时刻——黄河口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片由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湿地,经过持续的生态修复,如今已成为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01

从生态退化到世界遗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河三角洲曾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黄河断流、海水侵蚀以及互花米草的入侵,导致湿地退化、盐碱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张树岩,一位在黄河口工作了30年的湿地保护者,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十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却成了鸟儿的天堂。”他感慨道。

02

生态补水:湿地重生的关键

水是湿地的生命。为改善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山东黄河河务局建立了生态补水机制。2024年,保护区累计生态补水2.01亿立方米,其中清水沟流路补水1.69亿立方米,刁口河流路补水0.32亿立方米。通过改建引黄闸、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保护区的引提水能力从不足40立方米/秒提升至131立方米/秒,实现了从依靠黄河大流量补水到全天候补水的转变。

03

盐碱地治理:从“不毛之地”到“生态粮仓”

东营市盐碱地面积达341.8万亩,是世界上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近年来,当地通过耐盐碱作物种植、生态修复等措施,将盐碱地改造成丰产田。“济麦60”是其中的明星品种,具有抗倒伏能力强、结实性好、耐盐碱等特点。在平均盐碱度3.3‰的盐碱地上,该品种小麦亩产突破511.88公斤,成为山东省盐碱地小麦高产的典型。

04

互花米草清除:恢复本土生态

互花米草是黄河三角洲面临的另一大生态威胁。这种入侵中国的“绿色杀手”,通过种子繁殖和根茎扩展,迅速占领滩涂湿地,排挤本土植物,破坏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东营市探索出物理刈割、围淹、翻耕等治理模式,互花米草清除率达99%以上。同时,保护区还采用治理与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原生植物,一体化推进恢复海岸带湿地原生态。

05

科技赋能:智慧监测守护生态

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一块大屏幕上显示着鸟类物种、鸟类种群变化、新发现鸟类等多项信息,以及保护区内的实时监控画面。保护区综合运用互联网、无人机、大数据等先进手段,打造AI图像识别点位20处,全国性首创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提升了对旗舰物种的保护力度。

06

生态成效:鸟类天堂的回归

生态修复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目前,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类已从最初的187种增加到37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5种。2024年鸟类迁徙及繁殖期专项调查监测显示,保护区内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在这里繁殖,丹顶鹤野外繁殖达14巢、越冬数量达320只,东方白鹳成功繁殖202巢、繁殖幼鸟526只,黑嘴鸥繁殖种群稳定在1万只左右,朱鹮成功孵化幼鸟20只。

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修复之路,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从断流到不断流,从盐碱荒滩到生态绿洲,这片土地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未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黄河三角洲必将焕发出更加勃勃的生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