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葡萄科技小院: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昌黎葡萄科技小院: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有一片被誉为“中国酿酒葡萄之乡”的土地,这里不仅孕育了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更在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打造出了一个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橡木桶生产、彩印包装、酒瓶制造、交通运输、物流集散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集群。如今,这个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已超35亿元,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昌黎葡萄产业的历史渊源
昌黎县的葡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1983年,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在这里诞生,开启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新篇章。此后,“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等荣誉纷至沓来,让昌黎葡萄酒的名声响彻全国。
昌黎葡萄科技小院的创新实践
为了进一步推动葡萄产业的发展,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与朗格斯酒庄(秦皇岛)有限公司共同筹建了昌黎葡萄科技小院。这个产学研融合平台,通过“校内教授+企业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模式,致力于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在科技小院的推动下,多个葡萄新品种相继问世。其中,“嫦娥指”葡萄尤为引人注目。这个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不仅具有指形果粒、耐贮运、高糖、脆肉、不裂果的特点,更在2020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成为当地葡萄种植的新宠。
在葡萄酒酿造方面,科技小院的创新成果同样令人瞩目。在2024年京津冀大学生食品创新创意大赛中,由河北昌黎葡萄科技小院学生团队研发的“清新型马瑟兰干红葡萄酒”荣获大赛二等奖。这款酒以其清新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在众多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展现了昌黎葡萄酒的创新实力。
产学研合作的丰硕成果
昌黎葡萄科技小院的成立,不仅为当地葡萄产业注入了科技动力,更为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近年来,昌黎县举办了百余场产区酿酒师培训活动,通过理论指导、经验传授、实践磨炼、专题授课、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持续传播葡萄酒知识与技术,培养高技术水平人才。
“昌黎干红酿酒师”已成为河北省人社厅认定的省级劳务品牌。据统计,葡萄酒旅游产业直接带动了昌黎葡萄主题民宿行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民就业5000余人次。同时,通过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吸引了大批葡萄酒产业技术人才在昌黎就业,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意义
昌黎葡萄科技小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葡萄产量、品质和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昌黎葡萄产业正朝着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的昌黎,不仅是一个葡萄种植基地,更是一个集观光、休闲、科普、文化于一体的葡萄主题乐园。每年葡萄成熟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体验葡萄采摘的乐趣,品尝地道的葡萄酒,感受浓厚的葡萄酒文化。葡萄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昌黎葡萄科技小院的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校、企业和政府的三方联动,不仅可以解决农业技术难题,更可以培养出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持续深入,昌黎葡萄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而昌黎葡萄科技小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将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