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揭示冠状病毒的复制机制
港大医学院揭示冠状病毒的复制机制
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在冠状病毒复制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发表。该研究揭示了冠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结构——"DMV孔复合体"的组成和功能,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港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在理解冠状病毒复制机制取得重大突破。(港大医学院图片)
冠状病毒属于"正单链RNA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重塑细胞膜,形成双层膜囊泡(double-membrane vesicles,简称DMV)。DMV对病毒RNA的合成和复制至关重要。最近的国际研究发现,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细胞中,DMV上存在"孔复合体",它可能协助转运新合成的病毒RNA,从而协助合成新的病毒颗粒。但人们对病毒复制过程中"DMV孔复合体"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了解甚少。
过去两年,由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倪涛教授和临床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袁硕峰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结合现代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方法,揭示了冠状病毒DMV细胞器上RNA转运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揭示"DMV孔复合物"的组成和排列,为后续剖析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运的整个过程奠定基础。
透过阻断"DMV孔"的形成和功能,有助于理性设计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冠状病毒新的抗病毒策略,从而扩大潜在治疗靶点的范围。
倪涛教授表示:"在港大医学院新成立的李嘉诚低温电子显微设施实验室的先进电子显微镜技术协助下,我们成功解析了冠状病毒DMV孔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分子结构。"
倪涛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实验方法,展示了低温电子显微镜和子断层图平均法,在研究类似真实环境下病毒复制系统的能力。分离出的冠状病毒DMV为研究病毒复制机制,提供了近乎原子级别的清晰图像。这项研究将为未来全面了解病毒复制和转录的复杂过程(包括DMV孔复合物和RNA复制和转录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