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防诈指南:这些套路千万别信!
拼多多防诈指南:这些套路千万别信!
近日,苏州市公安局成功捣毁了一个制售假冒康宝莱保健品的团伙,涉案金额高达千万。这一案件再次敲响了网购安全的警钟,特别是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陷阱。
常见诈骗手法
机票退改签诈骗
H女士在某旅游网站购买了飞往国内某城市的机票。5月6日中午,她接到了一个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称所购买的机票航班延误,可以帮她退票但会扣除手续费,建议改签并获得理赔补偿。H女士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远程聊天APP,并开启了手机屏幕共享。随后,她点击了客服发过来的链接,在网站上输入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提交后,手机收到了6位数的验证码,对方称这是退款验证码。H女士将验证码复制粘贴到了转账金额上,导致银行卡号、卡款余额、验证码等信息完全暴露,最终被骗走钱财。
兼职诈骗
黄某某通过“天天兼职”APP找到一个手机兼职打字聊天工作,后加入一个QQ群被告知要先在京东上购买沃尔玛 200的电子券,对方表示黄某某是外籍人员,导致购买的券无法正常返还,需要刷流水。黄某某被拉进一个“订单处理中心38”的QQ群,被群主要求下载“vymeet”APP和“狼人杀”APP,在app中充值游戏金币刷流水。黄某某按照要求先后往“狼人杀”APP充值了 4000元人民币,对方谎称的返还金额未到账,发信息也不回,才发现被骗。
冒充快递客服诈骗
李某某在家接到+24110994728打来的冒充韵达快递客服的电话,以给李某某丢失的货物进行理赔为由,让其添加QQ客服,引导李某某开启QQ语音及屏幕共享功能,在其手机银行上操作,导致李某某银行卡被转账240114元。
冒充支付宝客服诈骗
刘某某在家接到08745057791打来的电话, 对方自称系支付宝客服,以帮刘某某调整支付宝信用额度为由,让刘某某下载飞讯会议 APP后通过语音通话的方式引导刘某某点开链接(2302056.com)进行操作,导致刘某某名下银行转出9万多元。
游戏账号交易诈骗
小孟在家中正玩着某款网络手游时,有一游戏玩家主动加他好友,并发消息说:“看你游戏战绩和装备都不错,账号卖不卖?”小孟只是之前听说过,也经常在游戏大厅看见有玩家刷高价收购账号的信息。小孟回复:“你能多少钱收啊?”该玩家回复:“10000元,现在都这个价。”小孟一听10000元?心想:值得一卖啊。于是小孟动了卖账号的心思,和对方玩家加了QQ联系。该玩家让小孟下载安装一个叫“交易猫”的游戏交易平台,并称自己一直在这个平台上交易。小孟也认为在交易平台操作,对双方买卖都是一种保障,应该安全。于是就通过网络搜素下载了“交易猫”游戏交易平台并注册了一个账户,按照该玩家要求把游戏账号挂在了“交易猫”上面出售,之后对方说两人都需要在该平台上转入保证金才能交易,小孟就按照对方要求将10000元转入所谓的保证金账户,此时对方又以保证金数额不对为由让小孟继续转保证金,不然之前的保证金被冻结无法提现,此时小孟才意识到被骗。
冒充好友诈骗
赵某某收到高中好友刘某发来的二维码投票图片,请赵某某帮忙给刘某家亲戚投票,二维码扫描后页面出现登录页面,赵某某输入了QQ号及密码,登录失败。刘某表示登录不上就算了,顺便寒暄了几句后,称有点事找其帮忙,称:“我想把钱转到你卡上,你在帮我转给我朋友,他现在有事急用到钱,我不想用我名给他,说是让朋友帮忙的。”并给赵某某发了“转账截图”,说可能会延时,让赵某某先帮忙转账。赵某某发视频与刘某联系,对方称正在开会,不方便接听,挂断。赵某某发现不对,电话联系刘某,刘某称微信被盗。赵某某赶紧将QQ号密码进行修改,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
防范措施
保持警惕:对于任何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的请求,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或短信,特别是那些声称来自官方机构或熟人的。
核实身份:在进行任何交易或提供个人信息前,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例如,可以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网站进行确认。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即使是熟人,也要谨慎对待涉及金钱的请求。
谨慎交易:对于任何要求先付款或转账的交易,都要格外小心。特别是那些承诺高额回报或要求刷流水的兼职工作,很可能是诈骗。
使用安全软件:安装并使用正规的安全软件,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软件和钓鱼网站的攻击。
及时报警:如果发现自己可能被骗,应立即报警,并尽可能提供详细的证据,如通话记录、短信内容、交易凭证等。
平台安全提示
关闭不必要的权限:例如,拼多多的读取通讯录权限、拼小圈功能等,这些都可能泄露个人隐私。可以在手机设置中找到应用管理,关闭这些权限。
谨慎参与拼团和助力活动:虽然这些活动看起来很划算,但也要小心其中的陷阱。例如,有些商家可能会利用这些活动进行虚假宣传或低价窜货。
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在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时要格外小心,不要随意透露过多的个人细节。
选择正规商家:优先选择品牌店铺和百亿补贴商品,查看店铺资质以确保可靠性。
关注评论与销量:警惕销量极高但评价寥寥的商品,这可能是刷单的迹象。
核对商品信息:确认规格、型号等细节,避免收到不符商品。
及时维权:遇到假货或质量问题,积极联系客服并保留证据投诉。
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只有保持警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购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交易,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