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水下训练揭秘:演员们差点窒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水下训练揭秘:演员们差点窒息!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0720858_121924583
2.
https://www.sohu.com/a/850055517_121924583
3.
https://www.sohu.com/a/850029697_121924583
4.
https://ent.cri.cn/20250123/f7135382-c2e4-efcf-8e92-657fb789bd11.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1A07UAK00
6.
https://www.ithome.com/0/825/357.htm
7.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4286691.html
8.
https://m.weibo.cn/u/1565838490?luicode=10000011&lfid=1005057805121934&featurecode=newtitlewm%3D3333_2001sourcetype%3Dqqfrom%3D1093193010&launchid=10000360-qq_browser_resou

即将于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蛟龙行动》发布了“水下蛟龙”特辑,揭秘了演员们在水下训练的幕后花絮。这部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的军事战争巨制,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将战场从陆地转移到了深海,水下战斗场面成为最大看点之一。

01

严苛的水下训练

为了呈现真实的水下战斗场景,演员们接受了近乎严苛的军事级别训练。黄轩直言:“这是我拍戏以来,训练时间最长的一次。”于适也感慨:“电影里加入了很多潜水元素,对我们每一位演员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训练过程中,教练采用“偷袭式教学”,一不留神就会拔掉演员们的氧气罐和面镜。于适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教练在黑暗中拔掉了我们的氧气罐,摘掉我们的面镜,视线全是模糊的。”这种训练方式虽然残酷,但目的是让演员们在极端情况下学会迅速调整心态,应对危机。

02

惊心动魄的水下拍摄

经过训练,所有参与水下戏份的演员都拿到了专业的潜水证书,但实拍时的危险和意外依旧难以避免。蒋璐霞的经历令人印象深刻,她本身因溺水经历而“恐水”,但在一次实拍中,却险些遭遇缺氧窒息。她回忆道:“当时我氧气瓶里一点气都没有了,吸了三大口水。身上的装备浸水后有70多斤,我往外逃但发现根本没有力气,那种恐惧感到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起鸡皮疙瘩。”

韩东君则需要在身负90斤装备的情况下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在一次实拍中,他的枪被卡住,无法挣脱,导演也没有喊“cut”。这种对真实的追求,贯穿于影片的每一个拍摄环节,彰显出整个剧组对电影品质的高要求。

03

技术革新助力电影制作

为了确保影片的真实性和专业性,剧组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龙鲸号”,并特邀相关专家进组指导。在水下拍摄技术方面,剧组与鳍源科技合作,使用了全球首款电影级水下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搭载了自研的Q-DVL声呐抗流悬停模块与大功率矢量电机,不仅可以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稳定拍摄,还具备360度全姿态无死角运镜控制。

这种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中国电影在水下拍摄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水下拍摄常常面临光线不足、设备重、操作难等挑战,但这款水下机器人颠覆了传统拍摄方式,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04

中国首部潜艇题材电影

《蛟龙行动》不仅是《红海行动》的续作,更是一部填补中国电影市场空白的潜艇题材作品。影片讲述了中国海军派出最新型潜艇“龙鲸号”与蛟龙小队协同作战,阻止敌人利用核弹威胁亚太地区的阴谋。

这部电影展现了深海探险的惊险刺激和丰富的人物情感,是中国电影工业迈向更高技术水平的重要一步。演员们在采访中提到,这次拍摄是他们演艺生涯中最艰苦的一次。黄轩表示这是他训练时间最长的一次,杜江称这次训练是“不要命”的,于适则评价这是“最不能塞人进来的剧组”。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档,这部投资约10亿元、制作规模庞大的电影必将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蛟龙行动》不仅是一部视觉盛宴,更是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代表。我们期待着这部影片的成功上线,也期待着中国电影工业在全球市场上迎来新的突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