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和药明康德暴跌,A股市场风险预警
华大智造和药明康德暴跌,A股市场风险预警
3月7日,A股市场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跌。华大智造和药明康德两家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股价大幅下挫,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轮暴跌的导火索,是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的最新进展。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一个悬而未决的利剑
北京时间3月6日深夜,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举行提案听证会,参议院版本的《生物安全法案》(S3558)以11-1的票数通过。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限制美国政府及其实际控制的公司与特定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并要求制定黑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法案将药明康德预先定义为“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尽管药明康德火速发布澄清公告,强调公司业务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但市场反应依然剧烈。
系统性风险:难以规避的市场暗礁
此次暴跌事件凸显了A股市场面临的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也称为市场风险或整体风险,是指影响整个市场或整个经济体的风险因素。这种风险与宏观经济因素相关,如政策变动、国际贸易环境等,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
对于高度依赖海外业务的CXO行业来说,美国的政策变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以药明康德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海外的营业收入高达156.4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82.9%。美国业务占比更是超过65%。其他CXO公司如凯莱英、泰格医药等,海外收入占比也都在40%以上。
风险防范:投资者的必修课
面对此类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专家建议:
- 关注政策动态:及时了解国内外政策变化,特别是对所投资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 多元化投资:虽然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投资完全规避,但合理的资产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 长期视角:正如中信建投最新观点指出,外部环境波动对医药生物海外业务市值影响有限。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过度反应。
行业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面临政策不确定性,但CXO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向好。数据显示,2017-2020年,国内CXO主要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年复合增速约34%。中国创新药产业的爆发,也让飞速发展的CXO企业承接了大量海外订单。
华大基因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与多个国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药明生物也强调,公司业务不涉及人类基因组数据,是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
此次事件虽然给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也提醒投资者和企业要更加重视风险防范。对于A股市场来说,如何在开放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