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州粜米》里的包公:从元代杂剧到现代戏曲的舞台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州粜米》里的包公:从元代杂剧到现代戏曲的舞台变迁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9%93%E9%91%BE%E9%A7%95/1158451
2.
https://m.sohu.com/a/808930453_121721876/?pvid=000115_3w_a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14580552832910940.html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215867353641100
5.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09200/
6.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074706/8.html?p2=104113
7.
https://hk.crntt.com/doc/6_30_107026173_1_0116191551.html
8.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40065&sid=11
9.
http://hebarts.cn/tszs/14189599.shtml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0/03/56845366_1139801785.shtml
01

《陈州粜米》:包公形象变迁的舞台见证

《陈州粜米》是包公戏中的经典剧目,讲述了北宋仁宗年间,陈州大旱三年,国舅庞昱克扣皇粮、作恶一方,包拯奉旨查办此案的故事。从元代杂剧到现代戏曲,这部作品见证了包公形象的变迁历程。

02

元代:包公形象的初现

元代是包公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勘鲁斋郎》等作品中,包公形象开始登上戏曲舞台。这些杂剧反映了社会底层对清官的渴望,包公成为公平正义的化身。

03

明代:包公的神化

明代,包公形象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等作品。此时的包公不仅是一位清官,更是一位半人半神的传奇人物。他能借助鬼神之力断案,拥有超自然的能力。这种神化反映了民众对公平正义的强烈渴望。

04

清代:人性化的回归

到了清代,包公形象开始回归人性化。在《三侠五义》等作品中,包公虽然仍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官员,但他的能力被削弱,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种转变体现了社会对清官形象的重新思考。

05

现代:舞台呈现的创新

进入现代,包公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得到了新的诠释。以京剧为例,包公的服饰行头保持了传统特色:黑整脸、白勺眉,外穿黑蟒,腰束玉带。但在表演细节上有了更多创新。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在《打銮驾》中的表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通过髯口的抖动、水袖的舞动来表达人物情感,唱腔也随情节推进更具穿透力。当庞妃三次挡路时,包拯忍无可忍,用一句【散板】转【甩腔】,配合全身颤抖和顿足动作,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愤怒与坚持。

包公形象的变迁,反映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描述到后来的定型脸谱,再到现代的创新演绎,包公的形象不仅是一个艺术符号,更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公平正义的永恒追求。在新时代,包公形象将继续在戏曲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激励着人们追求正义与廉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