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健康周:缺爱后遗症的心理成因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健康周:缺爱后遗症的心理成因解析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6A081KF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8A02N7G00
3.
http://fuweiquan.com/xueshuqikan/497.html
4.
https://slyyx.whuznhmedj.com/journal/199.html
5.
https://pansci.asia/archives/99797
6.
https://www.healthyd.com/articles/expert-blog/%E9%AC%B1%E5%88%B0%E7%97%85-%E8%BA%AB%E5%BF%83%E7%97%87-%E8%85%B8%E6%98%93%E6%BF%80-%E5%BF%83%E7%90%86%E5%BD%B1%E9%9F%BF%E7%94%9F%E7%90%86-%E8%BC%94%E5%B0%8E%E5%BF%83%E7%90%86%E5%AD%B8%E5%AE%B6
7.
https://www.bjad.com.cn/Html/News/Articles/3142.html
8.
https://bjad.54doctor.net/Html/News/Articles/3393.html
9.
https://stcsm.sh.gov.cn/xwzx/mtjj/20240527/717c4f149e27447d82f2e95baa4b0a84.html
10.
https://glkfyy.com/news/science/1264.html

“我总是害怕麻烦别人,从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社交平台上,“缺爱后遗症”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深刻的童年情感创伤。

01

什么是“缺爱后遗症”?

“缺爱后遗症”是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长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在情感上的需要,而在成年后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提出的“童年情感忽视”概念,为我们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情感需求总是被忽略,未能得到充分满足,这将影响其成年后的个性特征、情感表达、人际关系和自身价值感。

02

“缺爱后遗症”的表现

“缺爱后遗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 过分独立,不敢或不愿依赖别人
  • 习惯性回避冲突,害怕遇到问题
  • 低价值感,觉得自己不重要
  • 隐藏自己的情绪,不希望被别人察觉
  • 总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难以获得快乐
  • 看似听话懂事,实则是在压抑自己
  • 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就会过度付出回报
  • 内心防御很重,难以打开心扉
  • 总是害怕麻烦别人,从不给别人添麻烦
  • 抗压能力差,经常内耗
  • 暴躁易怒,无法控制情绪
  • 物质消费极端,要么极端节俭要么过度消费
  • 难以倾诉,不会排解情绪
  • 内心空虚,总是感觉孤独
  • 习惯性讨好,内心很脆弱
  • 关系很难长久,无法长期投入

这些表现看似正常,甚至被认为是优秀的品质,但它们可能是童年情感忽视留下的烙印。

03

心理成因分析

为什么童年时期的情感忽视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心理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1. 回避型依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回应冷漠、忽冷忽热,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风格。这类人虽然内心渴望亲密关系,但一旦关系走近,过往被忽视、被拒绝的痛苦记忆就会被唤醒,大脑出于“自我保护”会下达指令让身体逃离。

  2. 低自尊心态:长期的情感忽视会导致个体形成低自尊心态。当有人真诚赞美、示爱时,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满心狐疑——“我何德何能值得这份爱”。为了不暴露自己的“不堪”,为了不让对方失望,他们会选择抢先推开。

  3. 习得性无助:多次向父母、家人索爱无果后,潜意识里会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的感觉:努力也没用,注定得不到爱。这种心态会延续到成年后,即便遇到满心满眼是自己的人,也打心底认定这份美好转瞬即逝。

  4. 防御机制:缺爱的经历会催生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了避免再次受伤,他们倾向于将他人的爱意拒之门外。

04

如何弥补缺爱带来的影响?

自爱是弥补缺爱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培养自爱的方法:

  1. 练习自我同情:像对待他人那样对自己,少苛责、多肯定。

  2. 记录情绪感受:尤其是出现强烈情绪时,分析有哪些情绪成分,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帮助我们学会合理表达需求。

  3. 给童年的自己写封信:承认自己曾受到忽视,但更重要的是告诉自己“你现在有能力照顾自己,有能力给自己爱”。

  4. 尝试求助:偶尔展示脆弱与不安,给自己也给他人一次机会,你会发现愿意倾听和伸出援手的人还是多数。

  5. 专业心理咨询:如果认为是“缺爱后遗症”导致自己难以建立稳定而深刻的人际关系、在压力下过度消耗自我、无法获得情感上的幸福与安宁等,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深度挖掘和培养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以减少痛苦和伤害。

缺爱的人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接纳。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请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关爱,用持之以恒的温暖捂热他们冰封的心。因为缺爱之人,比谁都更渴望被爱照亮余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