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中的核潜艇和单兵飞行器有多炫酷?
《蛟龙行动》中的核潜艇和单兵飞行器有多炫酷?
随着2025年春节档临近,备受期待的军事动作大片《蛟龙行动》发布定档预告,其中展示的新型核潜艇和单兵飞行器等高科技装备引发热议。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该片将战场转移到海底,展现中国海军的最新战力。
“龙鲸号”: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1打造的“龙鲸号”核潜艇,全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这艘潜艇采用流线型设计,尾部推进系统疑似采用新一代矢量推进技术,具备更强的深海机动性。外部装甲采用特殊材质,具有抗高压、防腐蚀的特性。
内部设计高度还原现实潜艇构造,共设置9个舱室,包括鱼雷舱、指挥舱、导弹舱、后置鱼雷舱、核反应堆舱、主机舱、潜水器舱、辅机舱以及艉舱。每个舱室都配备相应的武器系统,展现出复杂的作战体系。
单兵飞行器:未来的战场利器
影片中另一个令人瞩目的装备是单兵飞行器。这种装备类似于“钢铁侠”战衣,具有四个喷口,不需要士兵用手操控即可完成飞行起降。在预告片中,蛟龙小队使用这种飞行器从071型船坞登陆舰出发,执行突防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单兵飞行器并非完全虚构。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出了一款类似的飞行滑板车。该装备自重30公斤以内,承重达80公斤,配备5台垂直微型涡喷发动机,可让士兵在100米低空飞行20公里。与国外同类装备相比,中国这款单兵飞行器将垂直涡喷设计在脚下,解放了士兵的双手,使其在作战中更加灵活。
其他亮点装备
除了核潜艇和单兵飞行器,预告片中还展示了深海基地等未来军事设施。深海基地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目前美国等国已开始实施相关计划。《蛟龙行动》中对深海基地的呈现,展现了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思考。
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影片中的装备虽然充满科幻感,但都基于现实技术发展。中国核潜艇从最初的“水下拖拉机”发展到如今的“大国重器”,经历了数十年的艰辛历程。单兵飞行器等新型装备的出现,也预示着未来战争形态的变革。
《蛟龙行动》通过这些高科技装备的展示,不仅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也反映了中国军事科技的发展成就。这些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实力,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次了解现代军事科技的难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