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民俗踩街重启:30个方阵、1500名演职人员演绎千年古城文化盛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民俗踩街重启:30个方阵、1500名演职人员演绎千年古城文化盛宴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quanzhou.gov.cn/lyb/lyxw/202402/t20240215_3005006.htm
2.
http://www.mnwhstq.com/whdt_347/202402/t20240208_213778.htm
3.
http://qz.fjsen.com/2025-01/14/content_31822409.htm
4.
http://qz.fjsen.com/wap/2025-01/14/content_31822409_0.htm?page=pad
5.
https://wlt.fujian.gov.cn/wldt/btdt/202402/t20240217_6395998.htm
6.
http://big5.news.cn/gate/big5/fj.xinhuanet.com/20240216/5c049fb206144c0ca300ddc01f1e0e3b/c.html
7.
https://www.foshannews.net/h/5896/20240227/692308.html
8.
https://www.china8m.com/16057.html
9.
https://www.quanzhou.gov.cn/zfb/xxgk/zfxxgkzl/qzdt/qzyw/202412/t20241231_3125438.htm

2024年2月15日下午,泉州东海中央商务区热闹非凡。时隔20年,泉州民俗踩街活动再次盛大举行,吸引了数万名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此次踩街规模空前,共有30个方阵、30项非遗项目参与,1500名演职人员在1.6千米的踩街路线上,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盛宴。

泉州民俗踩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最早以“流动戏曲”的形式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洪濑天香龙阁,又名洪濑蜈蚣阁,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南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黄荣周介绍,龙阁最早叫蜈蚣阁,因形似蜈蚣而得名。古时洪濑是商贸文化发达的地区,民俗活动盛行。大致在元朝时期出现了洪濑天香踩街活动,依托天香巡游的发展,同一时期出现了蜈蚣阁。

在当时,人们将十几块至几十块木板连接起来作为阁身,木板称为阁棚,阁棚之间以活榫相接,连成一串,可灵活转动,因其节节相接,弯弯曲曲,形似蜈蚣,故名蜈蚣阁。阁棚上装置一高凳,上面坐着各家各户装扮成《三藏取经》《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关公保二嫂》等古代戏文人物造型的孩童。每当巡游时,蜈蚣阁由成年壮汉抬着,旁立数人随时轮替,组成一列长长的队伍走街串巷。阁上的孩童粉雕玉琢,服饰缤纷,手持各种乐器、道具,做出多种身段,似一场流动的戏曲表演。巡游路上,前呼后拥,十分热闹。后来,蜈蚣阁又广泛流传于泉州各县区及厦门、漳州等闽南一带及台湾地区。

在发展过程中,为赋予蜈蚣阁更美的外形和更好的寓意,人们为蜈蚣阁装饰上龙的头、身、尾,改造成龙的样貌,蜈蚣阁也随之改称为龙阁。木板也换成了更坚固的铁踏板。阁上的孩童也由古时清一色的男童变为男童女童皆有。“抬龙阁是项体力活,很考验体力和技术。”树德寺管委会工作人员张德福回忆起小时候所见的抬龙阁场景说,当时龙阁长约32米,上坐32名孩童。抬的时候,每块踏板旁需要2名壮汉一起用力,“前进的节奏和拐弯时的幅度很考验大家的默契”。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2000年左右,人力抬阁逐渐变为车载前行。龙头龙尾下搭载着自行车,阁身装着轮子,前头的人把控好方向,两旁的人轻轻扶着即可。后来,人们又给龙头安上了喷管,既可喷烟火,又可吐水雾。2016年,洪濑龙阁经过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并亮相猴年春晚泉州分会场。2019年2月,以洪濑蜈蚣阁等内容为主的泉州妆阁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从装饰到抬阁方式,龙阁发生了许多变化,不过,树德寺管委会会长侯添福认为,龙阁中包含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并没有改变。“孩子们坐过龙阁有印象感兴趣,长大后就容易成为传承这项民俗的一员。”侯添福说,龙阁传承的特别之处在于让孩子也参与进来,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我儿子比我幸运多了,小时候我一直想坐龙阁都没机会。”洪濑居民黄玉凤告诉记者,小时候看龙阁出游的盛景至今记忆犹新。这次听说有坐龙阁的机会,她立马为儿子报了名。“希望他能亲身感受家乡这项流传数百年的民俗,也是帮我圆了小时候的心愿。”“我坐过一次,又酷又有趣,至今印象深刻。”今年34岁的刘伟斌说,8岁时他曾坐过一次龙阁。当时龙阁的主题是十八罗汉,为了形象逼真,他和小伙伴们都剃了光头。如今,他已成了家乡龙阁的“护持者”,每当龙阁出游时,他都会来帮忙。

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龙阁文化,2018年11月28日,南安市龙阁文化研究会在洪濑镇正式成立。黄荣周认为,龙阁凝聚了洪濑人民的智慧和美好心愿,表达了作为龙的传人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在传承和保护龙阁技艺与文化时,要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洪濑龙阁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2024年的泉州民俗踩街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民俗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盛宴。主办方从泉州各县(市、区)遴选最具地方民俗特色的项目,分成“瑞龙呈祥迎春来”“市井十洲人·涨海万国商”“千家管弦鸣·烟火半城仙”“泉南英雄气·处处少林风”“多元文化城·泉州破天荒”“祥龙迎春到·泉州再腾飞”等六个篇章加以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特邀台湾的民俗节目参加,进一步体现了泉州作为多元文化融合之地的独特魅力。

泉州的春节民俗活动远不止踩街一项。2025年春节,泉州将以世界级非遗为主轴,推出300多项活动,以及世遗游、古城游、非遗游、文博游、民俗游、茶之旅、香之旅、瓷之旅、石之旅、舌尖之旅等40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春节期间,泉州将举行第七届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打造通政巷、状元街等多条宋风沉浸式体验街区,让游客漫游古城生活空间,打卡、逛吃两兼具。同时,晋江五店市将举办巴勃罗·毕加索艺术展,惠安崇武古城、石狮八卦街、永春·五里古街、南安水头老街等历史街区也将举办特色活动。

为了方便游客“逛吃,逛吃”,泉州文旅部门绘制“泉州美食电子地图”,从风味小吃,到招牌菜品,游客循着地图指引,即可品味地道闽南风味。泉州各县(市、区)也纷纷推出美食嘉年华、一县一桌菜。此外,天后宫德济门广场将举办“遗游未尽“非遗市集,众多传统美食、非遗小吃让游客感受满城烟火、半城食肆。春节期间将有超300场好戏连台竞相绽放。提线木偶戏、南音、梨园戏、高甲戏、闽南歌舞《遇见泉州》等联袂上演。晋江、洛江、泉港等地推出“文化一台戏”。尤值一提的是,从正月初三至元宵十五,千年古桥洛阳桥畔将上演沉浸式爱情实景情景剧《陈三五娘》。从“一见钟情”的心动,到“天长地久”的坚守,再到“一生一世”的不渝……游客步入其间,便可瞬间“入戏”,化身剧中人,真切体验。

泉州民俗踩街不仅是泉州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是泉州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在这个节日里,泉州人用最传统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感受生活的美好。这场时隔20年的民俗盛宴,不仅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泉州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泉州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