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告别消极心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教你告别消极心态
引用
8
来源
1.
https://hkiim.cuhk.edu.hk/imc/sc/press/d/%E4%B8%AD%E9%86%AB%E7%9C%8B%E6%83%85%E5%BF%97%E7%97%85%2520%E8%8A%B1%E8%8C%B6%E6%94%B9%E5%96%84%E6%8A%91%E9%AC%B1
2.
https://www.hebtv.com/0/0rmhlm/sydw/hbgbdsb/xfq/11565291.shtml
3.
http://xiehui.21stf.org/a/dangjiangongzuo/1040.html
4.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401431.html
5.
https://hkiim.cuhk.edu.hk/imc/tc/press/d/%E4%B8%AD%E9%86%AB%E7%9C%8B%E6%83%85%E5%BF%97%E7%97%85%2520%E8%8A%B1%E8%8C%B6%E6%94%B9%E5%96%84%E6%8A%91%E9%AC%B1
6.
https://www.imagingcoe.org/tw/column/378/diet-emotions-connection-health
7.
https://hkiim.cuhk.edu.hk/imc/tc/press/d/%E9%99%AA%E4%BD%A0%E8%B5%B0%E9%81%8E%E4%BD%8E%E6%BD%AE%2520%E4%B8%AD%E9%86%AB%E6%B2%BB%E7%99%82%E6%8A%91%E9%AC%B1%E7%97%87
8.
http://www.tianshifudaoyi.com/home/index/article/id/1957.html
《黄帝内经》有云:“喜怒不节则伤藏。”中医认为,情绪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极都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疾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等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医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调理方法,帮助我们重获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01
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具体来说:
- 怒伤肝:肝主疏泄,调节气机。怒则气上,怒伤肝,易引起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
- 喜伤心:心主血脉,又主神明,过喜则伤心,使人神不守舍,甚至发狂。
- 思伤脾: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思虑过度则伤脾,导致脾失健运,气血不足。
- 忧伤肺: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助心行血。过度悲伤可耗伤肺气,或导致气机郁结。
- 恐伤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恐则气下,易伤肾气,导致精气耗散。
02
中医调理情绪的具体方法
1. 中药调理
中医常用一些具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功效的中药来调理情绪。例如:
- 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适用于郁闷易怒、胸胁胀满等症状。
- 白菊花:平抑肝阳,清肝明目,适用于烦怒、目干灼热等症状。
- 合欢花:安神解郁,活血消肿,适用于多忧虑及多思而导致的睡眠不安等症状。
2. 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节情绪、改善情志的目的。常用的穴位包括:
-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治疗心悸、胸闷、失眠等症状。
-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可疏肝解郁,适用于情绪抑郁、头痛等症状。
-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可养心安神,适用于失眠、心悸等症状。
3. 气功与养生操
中医养生操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配合呼吸调节,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节情绪,增强内心的平和感。
4. 环境疗法
改善生活环境,创造宁静、舒适、和谐的氛围,对调节情绪也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家中布置绿植、播放自然声音、保持室内光线柔和等,都能有效缓解紧张情绪,促进放松。
5. 食疗调养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如莲子心、百合、酸枣仁等,既能清心除烦,又能安神定志,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
03
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中医调理情绪的方法融入日常:
- 花茶调理:每天饮用玫瑰花茶、白菊花茶等,帮助疏肝解郁。
- 规律运动:坚持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操,调节身心。
- 环境营造:在家中布置一些绿色植物,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宁静的氛围。
- 饮食调养:适当食用莲子、百合等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食物。
- 心理调适:学习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保持内心的平和。
中医强调“身心同治”,认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通过中医调理,我们不仅能改善消极情绪,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不妨尝试这些中医方法,帮助自己重获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热门推荐
睡觉鼻塞解决方案:为什么晚上睡觉容易鼻塞?儿童鼻塞怎么办?
兰州手抓羊肉:西北传统美食的制作与文化
如何查询土地信息以确保合法性?这些查询途径有哪些限制条件?
什么是土地权属证书
用于概率事件中决策的凯利公式
新生儿鼻子堵塞怎么办?四种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三四月份“忙扦插”,9种花“沾土生根”,好活
非遗活态传承的“泉州范式”
如何解决狗狗不合群的问题?15个实用建议让你的爱犬更友善
肚子突然绞痛要警惕
实验室也有等级之分,对温湿度、空气净化等也有要求,你知道吗?
梅花枝头春意闹,安乡梅园变身网红打卡地
防水知多少 -3.手表防水等级的区别
如何查询车辆限行信息?限行政策对日常出行的影响有哪些?
测血压为什么要坐着?坐着、站着、躺着测,有什么不同?
C语言如何降低程序的耦合性
右转闯红灯现象引发关注:如何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磷脂酰乙醇胺的功能及应用
牙齿长“白斑”还有救:新技术30分钟快速缓解牙齿脱矿
怎样合法收集证据:法律实务中的要点与技巧
带状疱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12315怎么打?人工服务时间及多种投诉渠道详解
北向南向资金有何区别?三大核心差异全解析
企业网站产品分类层级:为什么不宜超过三级?
清明节生肖相冲日祭祖可以吗
梦到暴力事件:潜意识在向你传递什么信息?
关于耳朵流脓: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日光性皮炎怎么预防?医生给出专业建议
内燃机发展历史
软件著作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