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滕王阁背后的BE美学:王勃的《滕王阁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滕王阁背后的BE美学:王勃的《滕王阁序》

引用
搜狐
1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6203638_121904975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6%98%8C%E5%B8%82%E6%BB%95%E7%8E%8B%E9%98%81%E6%97%85%E6%B8%B8%E5%8C%BA/65002156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8B%83/248912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616663192157452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534110541884727
6.
https://www.sohu.com/a/767441810_121308725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JC8TAF0553339R.html
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687458429031178
9.
https://m.sohu.com/a/806203638_121904975/?pvid=000115_3w_a
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396350697276166
11.
https://www.ctdsb.net/c1722_202401/2035449.html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B%95%E7%8E%8B%E9%98%81
13.
http://www.lubanyouke.com/68097.html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8B%83
15.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0908319.html
16.
https://tt.jxnews.com.cn/news/2570248
17.
http://www.ddjiangxi.com/system/2024/10/14/020663841.shtml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流传千古的佳句,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不仅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更让这座位于赣江之滨的古楼名扬天下。滕王阁与王勃的这篇序文,共同谱写了一段关于BE美学的传奇。

01

滕王阁:建筑之美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因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得名。这座江南名楼历经沧桑,多次重建,现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建筑之美,不仅体现在外观的雄伟壮丽,更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其最显著的建筑特色是“明三暗七”的格局,即从外部看是三层建筑,内部实则有七层。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也使其在视觉上更显高耸。正脊鸱吻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刻有“滕阁秋风”四字,滴水则为“孤鹜”图案,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滕王阁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特色,以绿色为主色调,体现了皇家建筑的高贵气质。南北两座辅亭——压江亭、挹翠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巍峨的“山”字,展现了东方建筑的对称美学。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周博指出,阁与楼在使用功能和设计上有所不同。阁通常供皇室成员和高级官员使用,更强调藏书、佛经及游憩功能,且多采用环廊式设计,便于观景。滕王阁的环廊设计,让游客可以沿着四周欣赏赣江美景,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02

《滕王阁序》:文学之美

《滕王阁序》创作于公元675年,时年25岁的王勃在前往交趾探望父亲途中,途经南昌,应邀参加滕王阁重修宴会。这篇序文以其华丽的辞藻、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这篇序文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滕王阁序》全文共四个段落,叙事、写景、抒情融会贯通,一气呵成。文章通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等句,描绘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等句,则展现了赣江畔的自然美景。

这篇序文最令人称道的是其音韵和谐与意境深远。全文广泛运用对偶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仅形象生动,且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同时,文章还引用了众多历史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既充实了内容,又展示了作者的学识。

03

BE美学的完美融合

《滕王阁序》与滕王阁的建筑之美,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BE美学。王勃通过文字构建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完美融合。正如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龚岚所言,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展现了建筑的宏伟壮阔。

序文中的“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等句,不仅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观,更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这种文学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好与优雅的追求。

如今的滕王阁,不仅是江西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2023年,滕王阁各景点及旅游项目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滕王阁与《滕王阁序》,一个以实体展现建筑之美,一个以文字描绘文学之韵,共同诠释了中国古代文化的BE美学。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和文人的智慧,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与优雅的不懈追求。正如王勃在序文中所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追求美好、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