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轨交+共享单车”:上海通勤新宠如何改变城市出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轨交+共享单车”:上海通勤新宠如何改变城市出行?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3839322_120823584
2.
https://www.sh.chinanews.com.cn/bdrd/2024-08-19/127528.shtml
3.
https://www.7its.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23926
4.
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495345
5.
https://jtw.sh.gov.cn/xwfb2/20240903/0a17c0ca699f45a6a60537357e156a7a.html
6.
https://www.shujushuoche.com/detail/246.html
7.
https://m.jfdaily.com/sgh/detail?id=1406001
8.
https://iesd.sass.org.cn/2024/0718/c922a572434/page.htm

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里,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通勤习惯。根据最新发布的《上海MaaS公共出行年报(2023年)》显示,超过70%的用户选择了“轨交+X”的跨模式出行,其中“轨交+共享单车”模式在核心区和大学区域尤为突出。

01

从数据看趋势

《年报》基于2023年上海市授权的公共交通运营数据及MaaS平台逾9亿条出行数据,对“轨交+X”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数据显示,在早晚高峰期间,68%的轨交站实现了用户出站后10分钟内换乘公交,38个站点的公交换乘时间甚至小于打车换乘时间。这种高效的联程出行模式,不仅优化了用户的出行体验,也展现了上海公共交通系统的协同效应。

02

用户的“通勤智慧”

30岁的小姜是一位小学教师,他的通勤故事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小姜家住奉贤南桥,工作在黄浦区,每天需要往返80多公里,单程通勤时间接近两小时。为了应对这段漫长的通勤,他精心规划了一套“轨交+公交+共享单车”的组合方案。

每天,小姜需要先乘坐轨交1号线,到锦江乐园站换乘公交南梅线,到达奉贤后,再骑行一段共享单车才能到家。虽然整个过程需要近两个小时,但小姜对这个方案非常满意。“快的话单程只要90分钟,有时衔接不够丝滑,就需要105分钟。”他对沿途交通工具的换乘时间了如指掌,甚至知道哪个车厢离出口最近。

03

为什么选择“轨交+共享单车”?

这种组合出行方式之所以在上海流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交通网络完善:上海拥有831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和17351辆公交车,为“轨交+X”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共享单车的普及进一步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

  2. 经济性优势:相比单一的出行方式,组合出行往往能节省更多成本。以小姜为例,他每天的通勤费用远低于打车或自驾。

  3. 灵活性高:这种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比如在早晚高峰期间,共享单车可以避开拥堵的交通,而轨道交通则能提供快速的长距离运输。

  4. 环保节能:这种出行方式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04

未来展望

随着上海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这种组合出行模式有望进一步优化。《年报》显示,上海正在积极推进MaaS(出行即服务)系统建设,通过整合各类交通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服务。同时,越来越多的商圈和办公区域开始注重与公共交通的衔接,进一步提升了出行体验。

对于像小姜这样的“极限通勤族”来说,未来的出行可能会变得更加轻松。而对于普通通勤者而言,这种灵活、经济、环保的出行方式,无疑为都市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在上海,通勤单程一小时已经很幸福了。”这种看似无奈的调侃,实则反映了上海市民对城市交通现状的认可。而“轨交+共享单车”这种创新的出行模式,正在让这份“幸福”变得触手可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