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国圣: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亟待破局
段国圣: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亟待破局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已突破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前三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达到3.56%,较去年同期提高2.11个百分点。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
投资管理困境:碎片化与短期化并存
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段国圣指出,当前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投资组合碎片化,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企业年金市场整体规模1.69万亿元,但划分4229个投资组合,平均规模仅3.92亿元。这种碎片化状态导致投资效率降低,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发挥。
其次是缺乏长期投资目标,过分追求短期收益。企业年金作为长期资金,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但目前却过度关注短期业绩排名,导致投资行为短期化。同时,资产配置结构不合理,权益类资产比例过低,未能体现出长期资金的优势。
实践探索:以长江养老为例
面对这些挑战,一些机构正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投资管理模式。以长江养老为例,该公司坚持“绝对收益之上的相对收益”这一核心投资目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投资管理体系。
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长江养老通过多种策略体系,确保资金安全稳定增值。2022-2024年三季度,其管理的企业年金单一计划固收类组合和集合计划固收类组合的累计投资收益率持续位列行业前茅。在权益投资方面,通过严谨的投资流程和多维度分析框架,避免短期化、情绪化投资行为,2024年前三季度,其权益投资业绩同样表现出色。
未来展望: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并重
为推动企业年金持续健康发展,专家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完善制度设计,扩大覆盖面。当前企业年金主要面临覆盖面窄的问题,应推动自动加入制度,加大税优支持力度,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
二是优化投资管理,提升效率。鼓励集团内或行业内的单一计划合并,做大投资组合规模,同时大力发展养老金产品,提升投资透明度。
三是改善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完善理事会受托制度,提高法人地位和独立性,同时优化委托代理机制,减少道德风险。
四是推动长期投资,优化资产配置。明确长期投资目标,加强战略资产配置,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实现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其健康发展对于提高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双重推动下,企业年金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可靠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