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国民养老的新选择
企业年金:国民养老的新选择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超过3万亿元的养老基金。然而,与庞大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相比,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仅为7%,如何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年金:第二支柱的稳健发展
企业年金制度自2004年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23年底,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用人单位达14.17万户,覆盖职工和退休人员3144万人,积累基金31874亿元。2024年第二季度末,这一规模已增长至3.39万亿元,占养老金积累总规模的五分之一左右。
从投资收益来看,2007年至2023年间,企业年金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6.26%,不仅跑赢了同期CPI涨幅,也高于长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即使在2023年国内股市波动和国际股市震荡的背景下,企业年金仍取得了1.21%的正收益。
覆盖面窄: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瓶颈
尽管企业年金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覆盖范围过窄的问题日益凸显。以4.6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基数计算,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仅为7%。若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基数,覆盖率更是低至3.3%。
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在企业年金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的数据显示,央企职工数量占比达47%,基金资产余额占比达56%。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参与度明显偏低。
突破困境:企业年金的发展新方向
为了解决覆盖面窄的问题,专家建议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优化政策设计:建议修改《企业年金规定》,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简化建立流程。同时,考虑引入自动加入机制,提高参与率。
建立统一信息化平台:通过搭建全国统一的年金信息平台,实现线上办理企业年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在缴费环节提高税优比例,取消个人缴费计税基数限制。在待遇领取环节,对投资收益部分免征个税。
开发简易年金计划:针对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设计更加灵活的年金产品,提高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企业年金的稳定性与保障性
企业年金基金独立于各方当事人的固有资产,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性。即使在职工遭遇拘留等特殊情况时,其企业年金权益仍受到法律保护,不会因此丧失。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其稳健发展对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制度不断完善和覆盖面逐步扩大,企业年金有望成为更多职工的养老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