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新发现:神秘“纹身”人像与最大青铜神兽现身
三星堆新发现:神秘“纹身”人像与最大青铜神兽现身
2024年4月,三星堆遗址再次震惊世界。在新一轮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一件带有神秘纹饰的青铜人像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神兽。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也为我们揭示了古蜀文明的更多奥秘。
神秘的“纹身”青铜人像
在三星堆遗址2024年4月最新整理的出土文物中,一件带有纹饰的青铜人像格外引人注目。这件人像高约30厘米,造型独特:发髻高耸,国字脸、高颧骨、剑眉、杏仁眼,双颊肌肉紧绷、用力抿嘴,目光严肃、眉头紧锁,双膝呈跪坐姿态、脚趾抓地。最令人惊讶的是,考古人员首次在人像的双手、小腿、盘发、衣服边缘等位置发现了交错V形纹、燕尾纹、羽冠纹等纹饰。这些纹饰代表着鸟的形象,反映出古蜀人有强烈的飞鸟崇拜,被视为沟通神灵的信使。
这件人像与另两件造型相似的青铜人像一同出土。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解读说,人像双手间与肩部头发缝构成一个卡槽,推测这三件文物是同一件器物的三个支脚,“可能是屏风底座,或是灯座。‘三兄弟’是力工,并非神职人员。”
最大的青铜神兽现身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最完整金面罩、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神兽,金沙遗址出土的最大最精美的玉琮……一批重器展现古蜀文明之“最”。首都博物馆策展人高红青说,展览特别制作了互动小程序,邀请观众给“神器”起名字。
三星堆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神兽身长1米多、重达150公斤,昂首站立,大尾微翘,“臣”字眼、扁方形大嘴、弧形叶状耳,腰身细瘦,四足粗壮,身上满饰云纹、火纹、鳞纹等,胸口饰有一棵神树纹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介绍,考古人员运用三维扫描和模型技术手段进行拼对后发现,神兽上部承载的器物是出土于三号坑的一件大型顶尊跪坐人像。
2号青铜神树的数字重生
在三星堆博物馆,备受关注的2号青铜神树在AI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数字重生”。通过三维扫描和数字复原技术,30多件青铜残件被拼合成一株高2.88米的完整神树。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2号青铜神树较为完整的样貌:底座上有一根主树干,主树干分为三层,每层向外延展三根树枝,树枝顶部生出花朵、站着青铜鸟。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文物保管部部长余健介绍,对2号青铜神树的研究始于1986年的三星堆考古发掘,当时就发现了2号青铜神树的底座和部分主树干和树枝。在近年发现的三星堆祭祀坑中,考古工作者又惊喜地发现了大量2号青铜神树残件,已经能够做到相对完整地复原。
揭秘古蜀文明
这些新发现的文物为我们揭示了古蜀文明的更多细节。例如,带有纹饰的青铜人像表明古蜀人可能有“纹身”的习俗;最大的青铜神兽则展现了古蜀人对神兽的崇拜。此外,通过碳十四测年,确认这些祭祀坑的年代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3000年)。多学科研究还发现了大量有机物质残留,表明可能存在动物祭祀行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孙华表示,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例如,2号青铜神树的复原显示,其铸造工艺与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青铜器铸造技术相同,这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交流交融的体现。
三星堆遗址的未来
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进行,三星堆遗址的神秘面纱正在被逐步揭开。目前,新一轮三星堆考古发掘已经出土17000多件编号文物,数量庞大,近一年来已清理保护4000余件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也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
正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所说:“这些文物都凝聚着古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展现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璀璨辉煌。”未来,随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我们相信会有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奥秘被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