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抖音热传《咏苍髯》,诗意触动人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抖音热传《咏苍髯》,诗意触动人心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9UTF0K055661D4.html
2.
https://www.sohu.com/a/758714281_121124392
3.
https://hb.dzwww.com/p/pb8fgXJadGc.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85645
5.
https://m.ac.qq.com/Ask/detail/aid/pegtvxvxrh
6.
https://meirishici.com/poetry/Qwq2
7.
https://m.qidian.com/ask/qskkglwtuvx
8.
https://www.yjwujian.cn/news/update/20240919/33456_1181586.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8%BB%BE
10.
https://storymaps.com/stories/fe5123435ed84274a3a4e5a6723f007d
11.
https://www.qidian.com/ask/tycfolwqbqbdy

近日,一段抖音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一位浑厚男中音深情朗诵北宋诗人李之仪的《咏苍髯》,“白发青丝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月流转的无情以及人们对青春逝去的感慨。视频中的朗诵配上恰到好处的画面,使得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纷纷留言表示被深深触动。这种情感共鸣不仅体现了诗歌的魅力,也反映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01

《咏苍髯》:一首跨越千年的感慨

《咏苍髯》是北宋诗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
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这首诗通过“苍髯”(即长满胡须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中“青丝白发一瞬间”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无情,而“年华老去向谁言”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对重拾青春的渴望。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尤以词作闻名,与秦观、黄庭坚等齐名。他的诗词常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咏苍髯》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02

为何一首古诗能在当代走红?

《咏苍髯》在抖音上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情感共鸣:诗中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是永恒的主题,每个时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特别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更容易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和青春的短暂。

  2. 艺术表现:抖音视频通过专业的朗诵和画面配合,将诗歌的意境完美呈现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3. 文化传承: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传统文化。《咏苍髯》这样的经典诗词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03

书法艺术为诗词插上翅膀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书法家卢中南曾用欧体楷书抄录此诗,其作品儒雅精致,展现了书法艺术与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书写方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当诗词与书法相结合时,往往能产生1+1>2的效果。

卢中南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诗词的意境,也通过笔墨线条传达出独特的艺术美感。这种跨艺术形式的结合,使得《咏苍髯》的传播更加广泛,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首诗。

04

青春易逝,珍惜当下

《咏苍髯》之所以能在千年之后依然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感慨不分古今,每个人都曾在某个时刻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和时间的价值。

正如诗中所言:“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这不仅是对青春的留恋,更是对生命的热爱。它提醒着我们,时光宝贵,青春易逝,唯有珍惜当下,才能不负韶华。

《咏苍髯》在抖音上的走红,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文化现象,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诗词之美,体会书法之韵。这种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