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阳教授揭秘:儿童补钙常见误区
梁立阳教授揭秘:儿童补钙常见误区
“孩子缺钙,身高不达标,怎么办?”这是许多家长心中的焦虑。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补钙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课”。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补钙产品和各种说法,很多家长陷入了误区。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七成身高靠遗传,补钙不是万能钥匙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副主任梁立阳教授指出,孩子的身高约七成与遗传因素相关,后天因素只占三成。这意味着,单纯依靠补钙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梁教授强调,家长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改善环境因素上,比如保持良好的饮食配比、坚持运动、提升睡眠质量等。
补钙四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骨头汤能补钙?骨头中的钙主要以磷酸钙形式存在,不易溶解于水。因此,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其实很低,无法满足人体需求。
吃肉可以补钙?恰恰相反,过多摄入肉类会导致血液偏酸性,为了中和体液,人体会释放钙质,反而造成骨质缺钙。
补钙越多越好?过量补钙会带来副作用,比如影响铁、锌等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满月就要补钙?对于正常发育的婴儿来说,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在满月时通常不需要额外补钙。
科学补钙,这些要点请记牢
从食物中获取: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通过日常饮食。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优质的钙来源。此外,芝麻酱、虾皮、豆腐等也是不错的补钙食品。
维生素D很重要: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除了通过食物补充,适量的日光浴也是获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
关注关键期:儿童补钙有三个黄金期:学龄前(4-6岁)、学龄期(7-12岁)和青春期(12-18岁)。其中,青春期是骨骼生长的高峰期,每日钙需求量可达1200毫克。
适量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钙的吸收,还能增强骨骼密度。建议每周安排规律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跳绳等。
补钙产品,理性选择
市面上的儿童补钙产品种类繁多,从液体钙到软糖,从国产到进口,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这些产品的效果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口感好≠效果好:很多补钙软糖以水果口味吸引孩子,但口感好并不意味着吸收效果好。
价格≠品质:价格高的产品不一定更适合孩子。选择时应关注钙的来源、含量和吸收率。
适量补充:如果决定使用补钙产品,一定要遵医嘱,按照推荐剂量服用,避免过量。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补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应该建立正确的补钙观念,既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掉以轻心。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