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抑郁症背后的神经递质秘密:从机制到治疗的新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抑郁症背后的神经递质秘密:从机制到治疗的新进展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8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369584089684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62563
3.
https://m.familydoctor.com.cn/202404/3065455.html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0807
5.
https://kjc.seu.edu.cn/2024/0510/c29280a490073/pagem.htm
6.
https://www.clin-nov.com.cn/xwzx/html/477.html
7.
https://mgv.pku.edu.cn/kxyj/kxjz/377301.htm
8.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986859e57b2.html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机制与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抑郁症背后复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将从最新研究进展、神经递质检测方法以及治疗进展等方面,探讨抑郁症与神经递质失衡的关系。

01

最新研究进展

2024年5月,东南大学医学院朱丽娟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Brain》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5-羟色胺(5-HT)受体亚型5-HT2C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5-HT2C受体通过细胞内钙离子(Ca2+)信号通路调节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其PDZ结构域的羧基末端配体蛋白(CAPON)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这一发现不仅阐明了5-HT2C受体信号传递障碍导致抑郁症的具体机制,还为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

02

神经递质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神经递质失衡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外周生物标志物、神经影像学标志物和遗传学标志物。

  1. 外周生物标志物:包括代谢组学指标(如色氨酸、犬尿酸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指标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等。其中,BDNF水平异常低下与情绪障碍密切相关,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浆和血清BDNF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

  2. 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技术在抑郁症诊断中应用广泛。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常伴有海马体和额叶体积减少,以及多个脑区皮质厚度减小等结构改变。功能成像研究还发现前额叶功能障碍可能是情绪障碍的特征。

  3. 遗传学标志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抑郁症中具有中等水平的贡献,遗传因素估计约为70%-90%。尽管具体遗传因素的确定仍面临挑战,但相关研究为理解抑郁症的遗传基础提供了重要线索。

03

治疗进展

针对神经递质失衡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近年来,新型药物的研发为抑郁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 血清素系统:裸盖菇素(Psilocybin)作为强效的5-HT2A受体激动剂,在某些抑郁症患者中展现出与传统抗抑郁药物相当的效果。这表明通过调节血清素系统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

  2. 谷氨酸系统:氯胺酮(Ketamine)作为NMDA受体拮抗剂,具有显著的快速抗抑郁效果,特别是在治疗抵抗性抑郁症患者中。其中,氯胺酮鼻喷剂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抑郁症治疗。

  3. GABA系统:布瑞诺龙(Brexanolone)通过增强GABA能系统的传递,对产后抑郁症显示出显著疗效。

  4. 炎症途径:米诺环素(Minocycline)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微胶质细胞活化,减少中枢炎症,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5. 食欲素系统:Seltorexant作为选择性食欲素2受体拮抗剂,在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神经递质系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抑郁症背后复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我们有望进一步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