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投产融并购电投核能,打造A股第三大核电巨头
电投产融并购电投核能,打造A股第三大核电巨头
10月18日晚,电投产融对外发布重组预案,拟置入资产为电投核能100%股权,拟置出资产为资本控股100%股权。针对置入资产和置出资产的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向国家核电及中国人寿购买。此次交易完成后,电投产融将转型成为A股第三大核电运营上市公司。
背景与意义
这次重大资产重组是国家电投集团推动核电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举措。国家电投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拥有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包括核能发电及核能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此次重组旨在搭建核电专业化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电资产运营效率。
电投核能是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专业化管理平台,拥有921万千瓦的装机规模,2024年1-9月总资产达1038.04亿元。其控股在运核电机组8台,管理在建机组8台,并拥有广东、广西、山东等地的沿海储备厂址。这些优质资产的注入,将显著提升电投产融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核心价值
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这次重组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资产规模显著增加:电投核能2024年1-9月、2023年度、2022年度(未经审计)总资产规模分别为1038.04亿元、985.3亿元、937.43亿元,资产规模逐年稳步增长。重组完成后,电投产融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等主要财务数据将明显增加。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电投核能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29亿元,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其在运及储备装机规模充足,“国和一号”技术路线已具备批量化建设条件,未来可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场地位显著提升:重组完成后,电投产融将成为国家电投旗下的专业化核电平台,跻身A股核电运营上市公司前列。这将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更高的市场估值。
未来展望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核电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机遇。2024年一次性核准11台核电机组,创近年新高。预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量有望达到1.4亿千瓦,到2050年将达3.5亿千瓦。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预计到2035年将翻倍至10%。
电投产融作为国家电投集团的核电专业化平台,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的红利。公司不仅拥有在运和在建的优质核电机组,还储备了多个沿海厂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还在积极推广“暖核一号”供暖模式,探索核能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核电项目审批节奏、建设进展、电价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此外,三代核电技术的造价相对较高,需要通过标准化、批量化建设来降低成本。但总体来看,电投产融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通过这次重大资产重组,电投产融将实现从传统能源供应商向专业化核电平台的转型,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也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