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7、8号线开通,助推郑州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郑州地铁7、8号线开通,助推郑州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本月底,郑州地铁7号线和8号线将正式开通运营。这两条新线路的加入,不仅让郑州地铁运营总里程突破450公里,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行列,更标志着郑州城市交通发展迈入新阶段。
世界级地铁城市的“入场券”
世界级地铁城市通常以运营里程400公里以上为重要门槛。随着7号线和8号线的开通,郑州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450公里,正式跨过这一门槛。这一成就不仅是对郑州地铁建设成果的认可,更是郑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化新发展征程的重要标志。
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智慧大脑”
8号线全长51.78公里,共设28座地下车站,是郑州首条采用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地铁线路。该线路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支持自动休眠、唤醒等功能。全自动驾驶系统通过现代通信手段对列车实现实时、连续控制,实现列车驾驶员工作完全自动化。
在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辅助下,列车可以自动完成休眠、唤醒、洗刷、运行、停车、开关车门等操作。即使在故障情况下,系统也能自动恢复功能,确保列车正常运行。这些智能化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T-PSQ”系统(全自动驾驶车辆基地综合管理系统)。
“T-PSQ”系统由作业人员及计划管理系统、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和作业质量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该系统通过RFID和UWB定位技术实现精准人员定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门禁防尾随,同时运用机器学习完成作业质量的自动评价。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为全自动驾驶地铁线路的运营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城市交通发展的“新引擎”
7号线全长26.8公里,设20座地下车站,串联黄河片区、老城片区及南部新城;8号线横跨东西方向,西起天健湖站,东至鲁庙站。两条线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郑州地铁网络,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市民出行效率。
根据《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郑州正致力于构建开放式、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远期规划(2035年)线网总里程约1260公里,远景规划(2050年)线网总里程将达1600公里。这些规划将有力支撑“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市空间结构,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国际化大都市的“新起点”
2025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郑州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新定位不仅提升了郑州的国际化水平,还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将进一步完善其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根据规划,郑州将以“四网融合、四港联动、多式联运”为核心,支撑和提升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提升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服务功能,将郑州市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随着地铁网络的不断扩展,郑州的城市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7号线和8号线的开通,不仅改善了市民的出行体验,更为郑州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站在450公里的新起点上,郑州正朝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