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中医揭秘中药炖煮秘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中医揭秘中药炖煮秘籍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48931
2.
http://www.nyszyy.com/jkkp/3114.html
3.
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2412/t20241219_3969262.html
4.
https://www.med66.com/zhongyaoxue/ziliao/wx2005297545.shtml
5.
http://www.xayxfw.com/cn/yxzy/list_79.aspx
6.
http://www.scszxy.com/News/View.asp?ID=4989

“医生,这个中药要怎么熬?”“医生,是不是三碗水熬成一碗就可以了?”“医生,这药是不是饭前半小时喝?”在医院的中药房,经常能听到患者这样的询问。确实,煎中药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中医,一起揭秘中药炖煮的秘籍。

01

基本原则:选对锅,泡对药

1. 选对煎药器皿

煎药器皿的选择至关重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凡煎药,忌铜铁器。”因此,煎药器皿应首选砂锅,其次为玻璃、搪瓷和不锈钢制品。铁锅、铜锅和铝锅则严禁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与药材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2. 浸泡有讲究

煎煮前的浸泡是保证药效的关键步骤。一般而言,中药材无需淘洗,只需用水漂洗即可。浸泡时间通常为10-20分钟,但具体时间要根据药材的质地来定。以花、茎、全草类为主的药材浸泡5分钟即可,而根茎、种子、果实等质地坚硬的药材则需要浸泡3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浸泡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过长的浸泡时间反而可能导致药材变质。

02

煎煮步骤:火候、时间、水量

1. 加水有讲究

加水量直接影响煎药的效果。一般而言,第一煎时加水应高出药平面1-3cm,第二煎时则加至中药平面即可。如果药材质地坚实,可适当增加水量;若煎煮时间较短,则水量只需淹没药物即可。

2. 火候的掌控

清代医家石寿棠曾说:“欲其上升外达,用武火;欲其下降内行,用文火。”现代煎药一般采用先武火(大火)煮沸,再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的方式。这样既能保证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又能避免糊底。

3. 煎煮时间

煎煮时间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定。一般药物头煎时间为30-60分钟,二煎为30分钟。感冒药或清热药因有效成分易挥发,煎煮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而补益药则需要慢煎约60分钟。每次煎煮后,成人应获得200-300ml的药液,儿童则为50-150ml。

03

特殊煎煮方法

1. 先煎

一些矿物、贝壳、甲壳类药物如龙骨、牡蛎、鳖甲等需要先煎30-60分钟。而川乌、附子等有毒性较大的药物则需先煎1-2小时以减毒。

2. 后下

砂仁、豆蔻、鱼腥草等芳香类药材需要后下,在其他药煎煮好前5-10分钟放入即可。

3. 包煎

一些需要防止粘锅或刺激咽喉的药物需要用纱布包好再煎。

4. 烊化

阿胶、鹿角胶等胶类药物需要隔水炖化,或直接用煎好的药液溶化后服用。

04

服用和保存

服药时间

将两次煎煮的中药混合后,分两次于两餐中间服用,即上午10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各一次,避免空腹服药或饭前服药影响胃口。

药液保存

煎煮好的中药液需要放冰箱保存,自煎药液最多存放3天。如果发现药液变质,应立即停止服用。

05

常见误区

  1. 中药越浓效果越好?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煎得太浓不仅不会增加药效,反而可能产生更多不需要的大分子化合物,使药液更苦,甚至引起恶心、呕吐。

  2. 一煎到底? 一般中药需要煎煮两次,将两次药液混合后服用。补益类药物甚至可以煎煮三次。

  3. 随便用锅? 一定要避免使用铁、铜、铝等金属锅,这些金属可能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06

结语

中药煎煮虽然讲究颇多,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充分发挥药效。希望这份老中医的煎药秘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煎煮中药,让每一口药都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记住,煎药不是一件可以随意对待的事情,只有认真对待,才能真正享受到中药带来的健康益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