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熊召政《渔暮》:浮萍之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熊召政《渔暮》:浮萍之美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tiku.baidu.com/web/singledetail/e075ac254b35eefdc8d333a1
2.
https://mbook.kongfz.com/507348/6941211064/
3.
https://m.qidian.com/ask/tqbcllwiqwzpe
4.
https://www.qidian.com/ask/tqbgtbpqbosur
5.
https://m.qidian.com/ask/tqbdyrhiq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6/05/503199_1134200362.shtml
7.
http://www.chinawriter.com.cn/fwzj/writer/35.shtml

"船底下,游鱼戏逐的浮萍,却在将波浪的方向交换。" —— 熊召政《渔暮》

在熊召政的现代诗《渔暮》中,浮萍这一传统意象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傍晚时分的自然美景,其中对浮萍的描写尤为生动传神。

01

浮萍: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浮萍常被用作寄托诗人感慨与哲思的意象。南北朝诗人冯元兴在《浮萍篇》中写道:"有草生碧池,无根绿水上。脆弱恶风波,危微苦惊浪。"这里,浮萍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性。唐代诗人刘商则在《醉后》中借浮萍表达自由洒脱的人生态度:"醒来还爱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属人。"而宋代诗人张镃的《南湖上观萍》则展现了浮萍的自然之美:"风掠浮萍水面来,翠绡成段接还开。"

02

熊召政的创新:动态与生命力

熊召政在《渔暮》中对浮萍的描写,既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又有所创新。他没有将浮萍仅仅作为静态的景物来描写,而是通过"游鱼戏逐"这一动态描写,展现了浮萍在水中的活泼与生机。这种动态描写不仅使画面更加生动,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03

意境营造: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安谧

《渔暮》通过浮萍、孤鹭、青山、莲花等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一幅独特的江南水乡傍晚图景。诗中写道:"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乱。慵困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这里的"剪"和"抹"字,化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炼字技巧,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传神。

04

自然和谐之美

熊召政通过《渔暮》传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诗中"清香与暮色揉成的江南"、"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等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游鱼戏逐的浮萍"这一意象,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感,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之间的互动与共生。

熊召政的《渔暮》通过对浮萍的创新性描写,不仅展现了浮萍的自然之美,更传达了对和谐自然的向往。这首诗将古典诗词的意象传统与现代诗歌的表达手法巧妙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江南水乡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