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10、119、120,关键时刻的守护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10、119、120,关键时刻的守护神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8881363_122154728
2.
https://www.sohu.com/a/847625475_121124527
3.
https://zhidao.baidu.com/index/
4.
https://m.gmw.cn/2025-01/15/content_1303948833.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110%E6%8A%A5%E8%AD%A6%E6%9C%8D%E5%8A%A1%E5%8F%B0
6.
https://www.gz.gov.cn/zwfw/zxfw/ggfw/content/post_9656154.html
7.
http://www.zkszxyy.com.cn/2024/12/10/99518044.html
8.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904546.html
9.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6622557.html
10.
https://www.qingdao120.org/news/3100.cshtml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110、119、120这三个特殊电话号码如同守护神般存在。无论是遭遇紧急情况需要报警,还是面临火灾、医疗急救需求,只需拨打这些号码,就能获得及时的帮助。它们不仅代表着国家应急体系的强大支撑,更是每个公民在危难时刻的第一道防线。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特殊电话号码,对于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01

110:报警服务的守护者

110报警服务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设立的一个用于接收和处理公众的紧急报警、求助和投诉的平台,全天24小时值班,以随时接受公众的紧急报警和紧急救助。110报警服务台的主要职责包括受理各种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火灾等,并提供紧急求助服务,如自然灾害、公共设施险情等情况下的紧急救助,以及接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投诉和意见。同时,110报警服务台也负责指挥调度警员,处理各种报警求助。

“110”是中国大陆的报警电话,属于紧急电话的一种。在中国大陆,110报警服务台于1986年设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接收群众和社会报警求助的全国统一特种服务免费电话。如果不方便拨打电话,也可以使用12110进行短信报警。

历史渊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并无统一的报警电话,广州、南京等大城市沿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00”盗警电话。根据公安部1959年10月22日印发的《关于火警电话“09”匪警电话“00”两个号码改为“119”及“110”的通知》(〔59〕公消字第65号),匪警电话自1959年10月份开始逐步改为“11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佳木斯市最早更改。此时“110”仅作为单一的匪警电话使用。

1980年代,改革开放使人、财、物大流动,中国大陆社会治安发生重大变化,打造一个集报警、指挥、处警于一体的报警台成为公安工作的必需。1986年1月,广州市公安局发布《关于认真受理110报警电话的通知》(穗公发〔1986〕1号)文件,宣布从1月10日起开通110报警服务台。1月10日,中国大陆首个报警服务台正式启用。同日凌晨3时15分左右,值班员蔺梅接到第一个报警电话,内容为“广州市景园酒店的向某某报警称丢失行李”。她接通并记录,随后派民警赶往现场进行处置。结果发现该酒店发生了一宗盗窃案,嫌疑人正在盗窃物品。

1987年6月,公安部下发《关于大中城市公安局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的通知》,要求各大中城市公安局在两年内普遍建立110报警服务台。2003年4月30日,公安部颁布《110接处警工作规则》。

受理范围

  • 刑事案件
  • 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
  • 治安事件
  • 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 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求助范围

  • 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
  • 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
  • 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的
  • 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
  • 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投诉范围

110可以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正在发生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

相关处罚

拨打110报假警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02

119:火海救援的先锋队

119火警电话是全国统一的火灾报警电话,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火情,都有义务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会立即组织消防车和消防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

最新服务内容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当天零时,“广州119”报警小程序无障碍救助通道正式投入使用,旨在为广州地区听力言语障碍人士打造一条高效、精准、人性化的无障碍紧急求助新通道。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119互联网报警小程序,针对听力言语障碍市民设置了专属紧急救助模块,实现了实时文字信息报送功能。听力言语障碍市民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无需拨打电话,只需通过手机登录小程序,就能轻松、快捷地输入并提交文字报警信息至消防救援部门,切实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助的难题。

为做好听力言语障碍人士119报警服务工作,打通特殊群体报警服务“最后一公里”,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多次走访广东省聋人协会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得到中国聋人协会、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广东省聋人协会等单位的肯定和支持。双方实测了微信报警小程序无障碍通道的可行性,并不断推进小程序无障碍通道改造升级。

目前,广州地区市民朋友可以使用微信搜索“广州119”报警小程序,通过自助报警模块即可实现快速报警,言语障碍人士可以通过“言语障碍人士专用通道”进行“无声”报警。针对后续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现场情况,119将为报警人发送短信交流链接,报警人通过点击短信链接可以快速传送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现场情况,确保相关信息得到准确、全面提供。

使用步骤

  1. 微信搜索小程序“广州119”,授权登录小程序。
  2. 市民可以点击“自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听力言语障碍人士可以选择“言语障碍人士专用通道”进行报警;外籍人士可以切换中英版本。
  3. 系统支持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两类警情的上报。报警人可以填写报警类型、报警内容、被困情况、现场图片、现场视频及其他备注内容,点击“提交”按钮即发送。
  4. 市民可通过“我的报警”模块查看警情的受理状态。
  5. 针对有必要进一步获取现场情况的警情,119将为报警人发送短信互动链接。
  6. 报警人通过点击短信互动链接登录警群联络室,可以快速与119接警员进行文字、视频、图片等互动,提供后续现场情况。
03

120:生命急救的绿色通道

“120”是我国统一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拨打120是向急救中心呼救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急救中心是全天24小时服务的,只要是在医院外发生急危重症,随时可以打“120”呼救。120是一条生命线,服务对象重点是灾害事故伤员和急危重症患者。

使用规范

120急救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120急救中心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也会出现一些因拨打120不正确、不规范,而延误抢救的现象。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 呼救者打通120电话后,只是说一句:“这里出事了,你们快来救人!”就挂断了电话,等回拨电话过去时,有的电话通但无人接听,有的电话则打不通。
  • 呼救者不愿意详细说明病人情况,只是说这里有一个病人要你们的急救车来接,有时候无论怎样反复询问都不说,急救人员只好带着常规急救用品出诊,这样对抢救患者不利。
  • 有的呼救者说不清楚基本病情,如本来是要生小孩的孕妇,但呼救者只说:“这里有个人肚子疼,你们赶快来接。”就挂断电话。这让120调度员难以正确调派专科性强(如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的医务人员,从而耽误病情。
  • 对于一些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呼救者往往只说有人摔伤了或晕过去了,等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以后,才发现病人早已没有了生命迹象——猝死。如果呼救者可以描述再详细一些,急救人员就可以通过电话指导呼救者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患者若能在“黄金4分钟”内实施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等到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很可能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拨打技巧

  1. 讲清楚待施救具体地点
  • 拨打120时,切勿惊慌,保持镇定,讲话清晰,简练易懂。
  • 讲清楚具体地点,120才能准确调派急救车,避免舍近求远调派急救人员。
  • 如果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已经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要着急,等急救人员主动询问,此时只要准确回答问题即可。
  • 讲清地址包括街区、道路、小区并且要具体到楼栋及门牌号,必要时说清楚附近明显标志物,如商场、学校、银行、广场、公园、大型建筑物等标志。
  • 如果事发地点较偏僻,最好约定到主要路口或明显标志物旁等候接应120急救车,节省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
  • 如果事发地离城区很远,可在自行转送的同时与120急救中心联系,在中途与120急救车进行对接。
  • 如果事发地点在野外很偏僻区域,应同时拨打“119”或“110”求救;如果系道路交通事故受伤,应同时拨打“122”报警。
  1. 简要介绍待施救人员伤(病)情
  • 简单明了地介绍伤病者所发生的情况,伤到哪里,程度如何,伤病员精神状况等各方面,便于120急救中心提前做好准备,为紧急救援争取时间。
  • 简要描述病情的特点,如摔伤、车祸伤、生小孩、头痛、胸痛、腹痛、头晕、呕吐、昏迷等,便于120有针对性地调派外科、内科、妇产科医生前往急救。
  • 如果伤(病)员行动不便且住在楼房的较高楼层,可在120救护车到达之前寻求邻居或小区保安等人员的帮助,以便协助120急救人员搬运伤(病)员。
  • 如果伤病员周围有人学过急救知识,或可在120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进行自救互救,对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会较大程度上提高抢救成功率。
  • 等待120急救车时,不要把病人提前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病人的救治。应尽量提前接应救护车,见到救护车时主动挥手示意。
  • 如果伤员因机械致伤需拆除设备,或伤员地处陡坡深洼等特殊地域,应同时拨打“119”或“110”求救。
  1. 保持电话通畅随时联系
  • 呼救者要确认对方是否是120急救中心,问清大约多久能赶到,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要再次拨打120确认。
  • 要等120调度员先挂电话,这样便于急救人员判断需不需要出动救护车,以及保证救护车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病人所在的地点。
  • 在打完电话等待救援期间,迅速整理携带伤病员的衣物、用品、钱财、以前的病历资料等,并保持通讯通畅。
  • 接到报警后,120急救人员会随时与呼救者联系,通过电话指导呼救者做一些简单的急救处理。
  • 遇陌生路人突发急病或伤亡事故,呼救者在拨打“120”电话后尽量守候在患者旁,便于“120”急救人员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时找到病人。
  • 如果病人改变主意,不要救护车或自行到医院,呼救者应及时拨打“120”告知。以便于120急救中心及时将已出诊的急救车改为接受其他任务,从而有效节约、充分利用有限的急救医疗资源。
  • 呼救者的手机电量低可能随时断电时,应提前告知120急救中心,否则急救人员回电联系时语音提示——“无法接通或已关机”,易判定为骚扰电话而延误急救。
04

拨打技巧和注意事项

  1.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清晰地表达信息,准确地描述情况。

  2. 准确描述:无论是拨打110、119还是120,都需要准确描述事发地点、现场情况和需要的帮助。例如,在拨打110时,需要说明发生了什么案件,地点在哪里;在拨打119时,需要说明火灾的具体位置和火势大小;在拨打120时,需要说明病人的主要症状和所在位置。

  3. 保持电话畅通:在拨打紧急电话后,需要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救援人员随时联系。同时,也要确保电话电量充足,避免在救援过程中出现断电情况。

  4. 配合救援: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需要配合救援人员的指挥和安排。例如,在火灾现场,需要听从消防人员的指挥,有序撤离;在交通事故现场,需要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在医疗急救现场,需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

  5. 合理使用:紧急电话是公共资源,需要合理使用。不要因为小事拨打紧急电话,也不要恶意拨打,以免占用公共资源,影响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6. 教育普及:家长和学校需要加强对儿童的教育,让他们了解紧急电话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儿童因为好奇而随意拨打。

  7. 特殊人群:对于听力言语障碍人士,可以使用“广州119”报警小程序进行“无声”报警。对于视力障碍人士,可以使用语音助手拨打紧急电话。对于老年人,可以在手机上设置一键拨打功能,方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8. 信息安全:在拨打紧急电话时,需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9. 语言清晰:在拨打紧急电话时,需要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10. 耐心等待:在拨打紧急电话后,需要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不要轻易离开现场,以免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

110、119、120这三个电话号码,是我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第一选择。它们不仅代表着国家应急体系的强大支撑,更是每个公民在危难时刻的第一道防线。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特殊电话号码,对于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号码,学会正确使用它们,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