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倒计时:解锁莆田独特年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倒计时:解锁莆田独特年俗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5A035IS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131A03M5C00
3.
https://www.sohu.com/a/849410648_122066679
4.
https://www.sohu.com/a/846344387_121106994
5.
http://travel.people.com.cn/n1/2024/0201/c41570-40171371.html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A3%E6%9C%88%E5%88%9D%E5%9B%9B/1298014
7.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2/23/content_26043267.htm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8575108829482378246
9.
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7436365/
10.
http://www.minsheshijie.com/news/indnews/1512.html
11.
https://www.seine-agency.com/meishi/1575.html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让我们提前感受一下莆田农村的独特年俗。在这里,你不仅能体验到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还能深入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历史文化。

01

独特的“一年两度”春节

莆田的春节与众不同,有着“一年两度”的独特习俗。据《东里黄氏族谱·刺史黄公迁居述》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明代,倭寇11次侵掠莆田,是福建受祸最为惨烈的地区。深受倭害的莆田人民,奋起与倭寇殊死搏斗。多年来,林成彬搜集整理莆田抗倭故事,他担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期间,为多项抗倭元宵民俗申报非遗。

02

“做大岁”:抗倭历史的见证

“做大岁”是莆田最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正月初四,家家户户会重新围炉庆祝,象征团圆和新春的开始。这一习俗源于明代抗倭历史,当时莆田人民为躲避倭寇侵扰,将春节庆典推迟至正月初四,以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英雄的纪念。

03

白额春联:历史的印记

贴对联时保留一段白色边缘,这一传统始于明朝,既表达对抗倭英雄的纪念,也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莆田文史专家林成彬说,据《东里黄氏族谱·刺史黄公迁居述》记载,早在唐代海上已出现倭寇。明代,倭寇11次侵掠莆田,是福建受祸最为惨烈的地区。深受倭害的莆田人民,奋起与倭寇殊死搏斗。多年来,林成彬搜集整理莆田抗倭故事,他担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期间,为多项抗倭元宵民俗申报非遗。

04

红团:团团圆圆的象征

红团是春节期间的重要食品,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从腊月廿七起,家家户户开始制作这种红色糯米团子,用以祭祖或馈赠亲友。

红团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

  1. 首先准备馅料:将熟黑芝麻和熟花生按6:5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再加入融化的黄油拌匀。将馅料分成约30克的小团,放入冰箱冷冻。
  2. 制作外皮:将500克糯米粉与热水混合,揉成面团。注意水要少量多次添加,避免面团过湿。
  3. 包制:将糯米团分成与馅料相同大小的剂子,包入馅料后在糯米中滚一圈,轻轻按压定型。
  4. 蒸制:冷水上锅,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10-15分钟即可。

05

热闹非凡的元宵庆典

莆田的元宵庆典从正月初三持续到二月初二,各村轮流举办,活动精彩纷呈:

  • 游灯:家家户户提着各式灯笼游行,场面壮观。
  • 舞龙舞狮:驱邪避害,祈求吉祥。
  • 菩萨巡游:村民们抬着菩萨像巡游,祈求全年平安如意。
  • 特色表演:跳傩火、僮身舞、皂隶舞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

此外,莆田元宵还有蹈火、打铁球等与抗倭历史相关的民俗,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抗争精神。

06

其他传统活动

  • 腊月廿三:祭灶神
  • 腊月廿四:扫房
  • 腊月廿六:做豆腐、印红团
  • 腊月廿九:辞年

这些习俗和活动,不仅展现了莆田地区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的精神。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你可以深度体验莆田农村独特的春节氛围,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