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工智能作诗: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工智能作诗: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引用
新浪网
7
来源
1.
http://vip.stock.finance.sina.com.cn/corp/view/vCB_AllBulletinDetail.php?stockid=300763&id=10139223
2.
https://github.com/skyfish4tb/FreeWB/blob/master/freeime.txt
3.
http://www.75on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254
4.
https://indico.ihep.ac.cn/event/21331/timetable/?view=standard
5.
https://news.xjtu.edu.cn/info/1033/209609.htm
6.
https://www.qidian.com/ask/tqbmipefovxsk
7.
https://www.qidian.com/ask/tgttuiqbptu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人工智能作诗。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研发的人工智能诗词创作系统"华七"创作了一本诗词集《看有新诗带醉来》,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作诗的关注和讨论。

01

人工智能作诗的技术原理

人工智能作诗的核心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具体来说,人工智能作诗系统通常采用以下步骤:

  1. 数据收集:系统需要大量的诗词数据作为训练素材。这些数据通常包括中国古代诗词、现代诗歌以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2. 模型训练: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或Transformer等)对收集的诗词数据进行训练,使模型能够学习到诗词的结构、韵律和语言风格。

  3. 生成创作:当用户输入一个主题或首句时,系统会将其转化为词向量,然后在已录入的诗词中挑选合适的字词进行组合,最终生成一首完整的诗。

02

人工智能作诗的现状

目前,人工智能作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华七"为例,它能够在0.3秒内生成一首七言绝句,一天内可以生成20多万首诗歌。更令人惊讶的是,经过图灵测试,人们对"华七"创作的诗作和唐诗的识别正确率不到50%,这说明AI诗作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03

面临的挑战与争议

尽管人工智能作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1. 质量参差不齐:虽然AI可以生成大量诗歌,但其中不乏词不达意、可读性差的作品。

  2. 缺乏深度情感:人工智能目前还难以完全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这使得其作品在深度和感染力上与人类诗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3. 版权和伦理问题: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是否具有版权?如果有人将AI作品冒充为自己的创作,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04

未来发展趋势

  1. 技术进步: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和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作诗的质量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2. 人机协作:未来,人工智能可能更多地扮演辅助角色,帮助诗人进行创作,而不是完全替代人类创作。

  3. 规范化管理:为了应对AI作诗可能带来的问题,未来可能会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如为AI作品设立"身份证号码",以便追溯其来源。

人工智能作诗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人类智慧的无限可能。虽然它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令人期待。正如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金中所说:"未来的诗歌创作界将会淘汰一批低水平的拟古诗,当代诗词高手的创作水平将显著提升;诗词将不再是少数文化人的专利,会成为社会大众的通用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