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债务纠纷,法律途径真的靠谱吗?
赌博债务纠纷,法律途径真的靠谱吗?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在赌博债务面前却失去了效力。近年来,因赌博引发的债务纠纷屡见不鲜,许多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借款”,但结果往往令人失望。那么,赌博债务纠纷,法律途径真的靠谱吗?
赌博债务:法律明确说“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因赌博产生的债务,由于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不构成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第四款也明确指出:“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案例揭示:法律如何对待赌博债务
案例一:麻将馆里的“借贷”
小邓的丈夫在惠州大亚湾经营一家麻将馆,小罗放假期间闲来无事前往麻将馆打牌打发时间。麻将馆打牌时使用筹码结算,最后再统一兑换成现金,小罗输了钱之后,就从小邓丈夫处拿筹码,随着赌博次数的增加,小罗拿的筹码达九千多元。小罗无力偿还,小邓的丈夫要求小罗出具欠条,并写上小邓的名字作为欠条的出款人。
之后,这笔欠款迟迟未能如数归还,小邓一家便以小邓的名义将小罗告上了法庭,要求小罗还钱。原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而且还有借条,但是庭审过程中法官却认为这并非简单的欠债还钱。
原告是知道被告将这笔借款用于赌博,在明知的情况下出具款项给被告,法院认定原告是客观上为赌博提供了条件,该出借行为具有违法性,根据《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法律,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出借人小邓请求返还借款,缺乏合法的请求权基础,由此,法院驳回了小邓的诉讼请求。
案例二:赌场里的“高利贷”
2024年7月,王利持黄新亲笔书写的借条起诉,诉称黄新于2023年6月起,以资金周转应急为由,向其借款2.9万元,其通过转账形式支付借款,并约定日期偿还借款。但本金至今未还,于是,王利诉请法院判令黄新偿还本金。
案情看似非常简单,但实际情况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黄新辩称,王利诉请并非事实,涉案借款不是正常的民间借贷,而是赌资。实际借款发生在写借条之前,他赌博输了钱之后,发现王利正在赌博现场提供“贷款”,原告交付的也不是现金2.9万元,而是赌博筹码2.9万元,该借条系其在王利的言语逼迫中签下,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王利当庭陈述,2022年9月,其在本村围观他人赌博时,黄新也在场赌博。因黄新赌输后无法支付赌债,便向其提出借款的请求。之后,其数次将款项借给黄新用于偿还赌债。
覃塘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仍然提供借款的,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本案中,根据王利和黄新的法庭陈述、交付借款2.9万元的借条、证人证言等各项证据及法庭审理过程的综合判断,作为最初借款的出借人王利在明知黄新无资金的情况下,先后借款共计2.9万元给黄新,因此,王利和黄新之间的借贷合同无效,但合同无效是否导致返还涉案款项的法律后果,取决于出借人出借款项的违法性。
法官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对于因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或者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上述违法犯罪活动的借贷关系,依法不予保护。本案中,王利为赚取高额利息,在赌博现场先后多次向黄新出借资金,主观上存在利用借款人赌博行为牟取非法利益的恶意,客观上为黄新参与赌博提供了条件,促使赌博行为的发生,故涉案2.9万元款项应认定为赌资。赌博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对于王利在赌博现场向他人提供赌资的行为,依法不受法律保护。尽管黄新给王利出具了借条,但基于原始债权的非法性,追偿的基础不成立,故王利要求黄新偿还借款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法院判决驳回王利的全部诉讼请求。同时,由于本案涉及民事、行政交叉问题,对双方当事人的赌博违法行为,法院已依法将违法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为什么法律不保护赌博债务?
赌博行为违法:赌博在我国属于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参与赌博不仅可能导致个人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威胁。
维护公序良俗:法律不保护赌博债务,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防止赌博行为的蔓延。
避免助长恶习:如果法律保护赌博债务,可能会变相鼓励赌博行为,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除了法律途径,还有哪些解决途径?
虽然法律途径对赌博债务的追讨效果不佳,但并不意味着只能“打水漂”。以下几种方式或许能帮助解决问题:
协商解决:与债务人进行沟通,尝试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第三方调解:寻求社区、村委会等第三方机构的调解帮助。
债务重组:在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的情况下,考虑债务重组的可能性。
心理疏导:对于因赌博而陷入债务困境的人,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帮助其戒除赌博行为。
结语:远离赌博,守护幸福
赌博不仅可能导致个人财产受损,还可能引发家庭破裂、社会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远离赌博才是避免债务纠纷的根本之道。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法律意识,不要轻易出借钱款,尤其是当得知对方借款用于非法活动时,更应坚决说“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