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卫生管理再升级,防疫新标准来了!
公共厕所卫生管理再升级,防疫新标准来了!
近日,相关部门发布了新的公共厕所卫生管理标准,不仅强调了日常清洁消毒,还增加了智能化监测设备的应用,确保市民在使用公厕时的安全和健康。此外,新规还要求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智能监测让公厕管理更高效
智慧公厕通过引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公共厕所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智慧公厕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公厕内的多项关键参数,包括人体活动状态、空气质量、环境变化和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智慧公厕能够分析用户行为,预测使用趋势,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
例如,当传感器检测到某一时段人流量激增时,系统可以及时提醒物业公司派遣清洁人员增派人手,确保卫生条件不下降。此外,系统还能根据历史数据分析使用高峰时段,实现动态调度,优化资源配置。
哈尔滨道里区:公厕管理的典范
自1月6日起,哈尔滨市道里区城管局对已开放的163座公厕进行了全面体检,并结合体检结果,“一厕一策”精准制定了优化提升方案。在硬件设施方面,道里区城管局对全区公厕100余个导向牌进行了统一擦拭,维修30余个导向牌,并于1月12日前完成对43座公厕小便池及下水线的更换工作,源头解决了异味问题。同时,在冬季旅游暨亚冬会重要保障的106条街路沿线公厕内铺设了地毯、地胶,防止市民游客滑倒,还安装了扫码出纸机、感应式洗手液、热水器、报警器、绿植等物品,全面提供更便捷、更贴心、更温暖的如厕服务。
在管理机制方面,道里区城管局组织人员对公厕内外的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保洁频次调整到1小时一次,并严格执行“一客一清、厕后即保”的管理模式。同时,对公厕管理人员进行每周培训,坚决做到人员在岗在位、文明热情服务,并坚持“每日三巡”的原则,由巡查人员对分管公厕的卫生清洁、人员在岗、文明服务、设施设备、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
专业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为了提升公厕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关部门推出了公厕管养项目经理培训认证制度。公厕管养项目经理证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公厕管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未来展望: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公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公共厕所将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厕纸和洗手液的智能分配,既节约资源又方便用户;通过智能分析系统预测公厕使用情况,提前做好清洁和维护准备;通过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空气质量,确保公厕环境的舒适和健康。
公共厕所卫生管理的升级,不仅体现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彰显了城市对公众健康的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化、人性化的公厕将成为城市公共卫生设施的新常态,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如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