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苏省乡镇级别的人口分布特征,哪里是人口洼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苏省乡镇级别的人口分布特征,哪里是人口洼地?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9450456_122206887

江苏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其乡镇级别的人口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人口总量与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以及外来人口本地人口率等多个维度,详细探讨了江苏省乡镇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总量与人口密度

从人口总量来看,江苏省常住人口最多的乡镇是昆山市玉山镇,555563人;其次为张家港市杨舍镇,504261人。常住人口最多的街道是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430670人;其次依然是江宁区,淳化街道,430165人。


江苏省乡镇人口分布图

人口密度的计算采用简化方式,即人口总量除以行政区面积,未扣除水域、山体等。从简化的人口密度来看,不记开发区,人口密度高的一般都是市辖区的街道,人口密度最高的20个街道如下:


江苏省乡镇人口密度分布图

从人口密度的分布来看,不妨和广东省比较一下。(非引战,就是看看区别)广东相比较于江苏,显然更集中在珠三角和汕潮揭、湛茂市辖区,江苏与其说集中在苏南,更合适的说法是沿着长江分布,苏南苏北的区别有,但没有广东的珠三角与非珠区别那么大。显然,造成这种区别最首要的因素并不是经济、政策,而是地形(仅个人观点)。江苏相比较于广东,地形更平坦开阔,人口分布更接近于经典中心地理论的均衡模式。

人口结构

0-14岁人口比例

呈现出南北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以长江划分的南北,更像是“大区域”的南北差异,从图面来看,主要的差异分界线是淮河入海水道,即从洪泽湖,经过淮安市城区,穿越盐城市北部的阜宁县,经滨海县入海这一水道。


江苏省乡镇0-14岁人口比例分布图

参考联合国人口司的标准,划分了少子化的等级,即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时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另外,0-14岁人口占比在23%~30%时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生育率下降会导致少子化,而高生育率或者人均寿命低会导致多子化现象。

可以发现,以上文说的淮河入海水道为划分,以北的徐州、宿迁、连云港三市,“0-14岁人口比例”大体上处于“正常”与“多子化”的区间(黄色和深蓝色),而以南的区域大多是“超少子化”和“严重少子化”的区间(绿色和紫色),而淮河入海水道所经过及周边的乡镇,不仅在地理上位于以上两个区域两者之间,相关的数值也是区域两者之间的状态。

15-59岁人口比例

15-59岁年龄段,也就是适龄劳动人口年龄段,总体上长江以南高于长江以北。苏锡常、镇江城区和南京市相对比例较高。


江苏省乡镇15-59岁人口比例分布图

适龄劳动人口比例最高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工业园区,排名前20的都是产业园区、开发区:


15-59岁人口占比最高的20个地区

60岁以上人口比例

60岁以上人口比例反映的是老龄化情况。


江苏省乡镇60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布图

按照轻度、中度、深度来划分老龄化程度。之前没有意识到,长江以北,淮河入海水道以南老龄化程度这么高,而江苏省南北两头相对而言稍微好一点。小红书上有人提到,南通一直以来就有“长寿之乡”的美名。

65岁以上人口比例


江苏省乡镇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布图

把0-14岁人口比例按照“少子化”的标准,以20%作为区分;把60岁以上人口比例按照“深度老龄化”的30%作为区分;把15-59岁人口比例按照是否超过六成作为区分。形成各区域人口结构特征类型分布图。

整个江苏省像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区域,也不等完全同于官方认定的“苏南、苏中、苏北”,而是以淮河入海河道以北长江以北淮河(入海河道)以南,长江以南这三个区域。长江以南主要是少子化,但尚未深度老龄化,适龄劳动人口超过6成(镇江、南京南部区域以及常州西部区域与长江以北区域类似);淮安、扬州、南通、泰州、盐城主要是少子化,深度老龄化以及适龄劳动人口不足6成并存(城市市辖区与长江以南类似);徐州、连云港、宿迁的特征是“一老一小”人口占比高,但是适龄劳动人口不足六成。


江苏省乡镇0-14岁人口比例分布图

外来人口、本地人口

本地人口率
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比较拗口,简单点来说就是常住人口中本地人口的比例(这里的本地人口包含了户籍已经迁移过来的人)。这个数据反过来看,就是外来人口占比。

总的来看,长江以南本地人口占比较少,外来人口比例高;长角以北本地人口占比较高,外来人口占比较低。


江苏省乡镇本地人口比例分布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