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牛奶到底能不能喝?中医和现代医学这样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牛奶到底能不能喝?中医和现代医学这样说

引用
豆瓣
8
来源
1.
https://m.douban.com/book/annotation/131642741
2.
https://www.farmer.com.cn/2024/08/19/99962497.html
3.
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231522type%3D1%26t%3D10%26q%3D%23%E5%BE%90%E6%96%87%E5%85%B5%23&luicode=10000011&lfid=100103type%3D1%26q%3D%E6%B4%9B%E7%BE%8E%E4%BA%BA%E5%B7%A5%E6%8E%88%E7%B2%BE%E4%BB%A3%E5%AD%95%28%E5%BE%AE%E4%BF%A1%E5%8F%B7119929907%7D.dj6&featurecode=20000345
4.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759783
5.
https://nxpiyao.nxnews.net/pyb/202404/t20240412_9212630.html
6.
http://www.news.cn/science/20250103/19f1aea374254bffa0d583c00dc09788/c.html
7.
https://www.jd.com/pccontent/14248464
8.
https://www.xiannai365.com/sys-nd/6027.html

著名中医徐文兵在《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上古天真论》中对牛奶提出了批评,认为牛奶属性阴寒,不利于消化系统。然而,这一观点与《本草纲目》等中医古籍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也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结论存在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徐文兵的观点,并结合《本草纲目》的记载,全面解析牛奶对消化系统的益处。

01

《本草纲目》中的记载

在《本草纲目》中,牛奶被记载为“气味属甘,微寒,无毒”。同时提到牛奶具有补虚羸、止渴、下气、润大肠、治反胃热哕、除疸黄等多种功效。这种记载与《本草经集注》中的描述相似,认为牛奶微寒。然而,其他古籍如《千金翼方·养老食疗》则认为牛乳性平,可以补血脉、益心、长肌肉。

这种差异可能源于对牛奶属性的不同理解。在古代,由于缺乏对乳糖不耐受的科学认识,人们往往将饮用牛奶后的不适症状归结为其性寒的属性。例如,曾国藩和李鸿章对牛奶的使用就有不同的看法。曾国藩认为牛奶性寒,适合在夏季饮用以缓解酷热;而李鸿章则认为牛奶性温,适合作为冬季补品。

02

现代医学研究的发现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牛奶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消化系统有诸多益处:

  1. 促进肠道蠕动:牛奶中的乳糖可以调节胃酸,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腺分泌。
  2. 促进钙吸收:乳糖还能促进肠道中有益的乳酸菌生长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有利于钙和其他矿物质的吸收。
  3. 补充营养: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容易消化吸收,有利于提高抵抗力,还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03

中医认为牛奶性寒的可能原因

中医认为牛奶性寒的观点,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乳糖不耐受:古代缺乏对乳糖不耐受的科学认识,将饮用牛奶后的腹泻等症状归结为其性寒的属性。
  2. 饮用方式:古代牛奶的保存和加热条件有限,人们可能更多地饮用生冷的牛奶,这在中医看来属于寒性。
  3. 体质差异:不同体质的人对牛奶的反应不同,阴虚火旺者可能更适合饮用,而脾胃虚寒者则可能不适合。
04

科学饮用牛奶的建议

  1. 适量饮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每人每天摄入300-500克的液态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
  2. 加热饮用:温热牛奶更易于消化吸收。
  3. 避免空腹:空腹饮用牛奶可能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
  4. 搭配主食:如面包、馒头等,减少空腹饮用引起的反应。
  5. 注意个体差异: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也可改喝酸奶。

综上所述,从中医角度看,健康人适量饮用牛奶利大于弊,但需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饮用方式,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牛奶对消化系统的诸多益处,关键在于科学饮用和合理搭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