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英吉沙:小刀、土陶、达瓦孜、模戳印花布,难忘的非遗之旅
新疆英吉沙:小刀、土陶、达瓦孜、模戳印花布,难忘的非遗之旅
新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近日,我再次踏上这片热土,深入喀什周边的疏勒、英吉沙、岳普湖等地,其中英吉沙之行尤为难忘。这里不仅是“中国小刀之乡”、“中国色买提杏之乡”,更是“中国达瓦孜之乡”,拥有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吉沙小刀、土陶、模戳印花布和达瓦孜。
英吉沙县全景
英吉沙小刀展示
英吉沙土陶制作
达瓦孜:高空上的艺术
达瓦孜,维吾尔语意为“高空走索”,是维吾尔族传承千年的杂技艺术。英吉沙县作为达瓦孜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达瓦孜之乡”。2006年,达瓦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达瓦孜表演者在高空绳索上行走
达瓦孜表演者手持平衡杆
达瓦孜表演者在绳索上做出惊险动作
在英吉沙县阿迪力达瓦孜艺术传承中心,我们观看了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虽然成熟的演艺人员外出演出,但这些练习一两年的孩子们,最小的只有五六岁,却能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令人惊叹。
小演员在绳索上表演
小演员在绳索上做出惊险动作
英吉沙土陶:戈壁滩上的艺术瑰宝
英吉沙土陶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这里的土陶色泽明亮,制作精美。据老艺人介绍,他们从戈壁滩或高山上采集彩色石块,经过精心碾磨,再与铁锈、植物油巧妙融合,手绘上釉,最终幻化出令人目眩神迷的亮色。
英吉沙土陶制作过程
英吉沙土陶成品展示
游客体验土陶制作
我们参观的土陶村是一个集土陶非遗特色文化、休闲度假、消费购物为一体的村庄,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传承地。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是土陶艺术的工坊,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土陶制作。
土陶村全景
土陶村内的土陶作品
模戳印花布:指尖上的艺术
模戳印花布技艺是一种历史悠久、古朴素雅的印花布织染技艺。印染所用的木质模具往往采用梨木手工雕刻而成,其大小视图案的大小而定。染料采用核桃皮、赭石等植物质和矿物质合成,以保持其不褪色。
模戳印花布制作过程
模戳印花布成品展示
模戳印花布成品展示
在这里,我们还亲手体验了一番模戳印花布的制作,非常有趣。
模戳印花布制作过程
模戳印花布成品展示
英吉沙小刀:锋利的艺术
英吉沙小刀与保安族的保安腰刀、云南阿昌族的户撒刀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英吉沙小刀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刀刃锋利,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新疆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
英吉沙小刀展示
英吉沙小刀展示
英吉沙小刀展示
我们参观的小刀村,实际是英吉沙县芒辛镇的喀拉巴什兰干村,这个村庄有80%以上的农民从事小刀制作、销售工作。村庄最集中展示小刀的地方叫刀王故里,这里不仅展示了很多英吉沙小刀,还可以了解小刀的制作过程。
英吉沙小刀制作过程
英吉沙小刀展示
英吉沙小刀展示
在这个刀王故居,我们看到一把标价达12万的英吉沙小刀。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把刀不仅选材极为苛刻,而且工艺极为复杂,手柄采用了金镶玉的技艺,刀身还镶嵌了贝壳等,有的工艺还拿到广州等沿海地区进行加工,可说是当下集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先进设计为一体的小刀。
英吉沙小刀展示
英吉沙小刀展示
英吉沙小刀展示
南湖旅游度假区:休闲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参观完英吉沙的几大非遗项目后,我们来到英吉沙的南湖。这里有水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周边分布有小刀博物馆、鸟类科普馆、游客服务中心、商业街区、萌宠乐园、荷叶连碧、杏花庄园、游船码头等景点,是一个集水上观光娱乐、民俗风情体验、商务会议休闲、健康运动养生、科普教育研学为一体的高品质综合旅游度假区。
南湖旅游度假区全景
南湖旅游度假区内的景点
南湖旅游度假区内的景点
此外,这里还有餐饮中心,我们在这里享用了中餐,不仅有烤羊肉、烤包子等当地特色美食,还有水煮鱼等外来融合菜,真是不错的美食体验。
南湖旅游度假区内的餐饮中心
南湖旅游度假区内的餐饮中心
英吉沙之旅,无疑是一次非遗文化的探索之旅。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非遗文化的外在美,更在体验中感受到了它们内在的力量和魅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