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非税收入增长29.2%:地方财政的新支柱还是隐患?
江西省非税收入增长29.2%:地方财政的新支柱还是隐患?
2024年一季度,江西省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9.2%,这一增速不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也显著高于江西省同期税收收入增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税收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非税收入正成为支撑地方财政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
非税收入缘何高速增长?
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政策背景来看,受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承压。以江西省为例,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6%,其中税收收入更是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挖掘非税收入潜力来弥补财政缺口。
具体到非税收入的构成,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成为增长的主要来源。例如,万载县通过调整国有土地资源配置,调增政府性基金收入达180126万元。此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专项收入等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这些收入的增加,既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存量资源的盘活力度加大,也体现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收费的规范化管理。
非税收入增长的影响与风险
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对地方财政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方面,它有效缓解了财政收支矛盾,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非税收入的增长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助于保障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的推进。
然而,过度依赖非税收入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非税收入的可持续性相对较低。例如,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增长往往依赖于一次性资产处置,难以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可能引发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影响营商环境和企业负担。最后,非税收入的管理相对不够规范,透明度较低,容易滋生腐败和寻租行为。
如何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面对非税收入快速增长的现状,规范管理成为当务之急。首先,需要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提高其透明度和规范性。其次,应优化财政收入结构,逐步降低非税收入占比,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非税收入的使用方向,确保资金用于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从长远来看,非税收入的增长反映了我国财政体制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在经济转型和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加稳定、可持续的财政收入体系,如何平衡财政收支关系,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江西省非税收入的增长,既是一个地方财政管理的案例,也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