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络流行语:汉语发展的双刃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络流行语:汉语发展的双刃剑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2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02/03/ARTI1bi1J8KzQjwKmfucBWCs240203.s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26535
3.
http://www.xinhuanet.com/government/20241212/d84f735dcc7d4c9ab29b5216f50c0879/c.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2A05AP000
5.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28676
6.
https://www.shnu.edu.cn/84/fa/c30304a820474/page.htm
7.
https://www.cac.gov.cn/2024-10/11/c_1730337883698872.htm
8.
https://www.jswx.gov.cn/chuanbo/tongxinyuan/202410/t20241021_3514144.shtml
9.
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412/t20241203_2644489.shtml
10.
https://www.zgfznews.com/news.html?aid=883269
11.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11/18/17319100301113979362.html
12.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6098

2024年12月,《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发布了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其中“偷感”、“草台班子”等词成为年度热词。这些流行语不仅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热点,也折射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01

网络流行语的创新活力

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创意和趣味性为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水灵灵地”一词源于某韩国组合成员的表达,形容事物鲜活有生命力;“班味”则生动地概括了上班族的憔悴状态。这些词语以其形象性和趣味性迅速走红,展现了网络语言的创新魅力。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还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如“那咋了?”这类简短有力的表达,既节省了交流时间,又能够准确传达情感态度。这种简洁性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网络流行语在日常交流中得以广泛应用。

02

网络流行语的负面影响

然而,网络流行语的流行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家长反映,一些网络流行语如“饿了什么都能吃得下”等低俗用语在未成年人中流行,不仅影响语言学习,还可能对价值观形成产生误导。

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可能会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一些带有负面情绪或低俗含义的网络用语,如“屌丝”、“人艰不拆”等,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03

规范与创新的平衡

面对网络流行语的双刃剑效应,教育部和中央网信办已经采取行动。2024年10月,两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专家建议,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习惯,引导其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学校应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网络流行语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社会的多元面貌。它既展现了语言的活力与创新,也折射出语言规范面临的挑战。面对这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在语言创新与规范之间寻找平衡,既要鼓励语言的多样性发展,也要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语言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