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安全新规,你了解多少?
高铁安全新规,你了解多少?
近日,一则“乒乓球不能带上高铁”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报道,一位乒乓球爱好者携带乒乓球过安检时,被工作人员告知不能带上高铁。原来,这位游客携带的乒乓球是由赛璐珞制作的,根据《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赛璐珞属于易燃固体,禁止随身携带进站乘车。这个案例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公众对高铁安全新规的认知还存在不少盲区。
为了加强高铁安全防护,防范铁路外部风险,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七部门于2020年联合发布了《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指出,高铁安全防护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政府部门依法管理、企业实施主动防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
线路安全防护: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
在线路安全防护方面,办法规定高速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划定,要按照《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同时,禁止在高速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禁止向保护区排污、倾倒垃圾等。对于跨越、下穿或并行高速铁路线路的油气、供气供热、供排水、电力等管线,也制定了详细的安全防护要求。
运营安全防护:强化设施设备管理
在运营安全防护方面,办法要求铁路运输企业要加强高速铁路线路的巡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同时,要建立高速铁路设备故障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问题。此外,还强调了高速铁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安全能力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25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其中就包括高铁安全防护。国家铁路局已部署2025年春运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旅客运输安全、货物运输安全、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等方面,以确保春运期间铁路运输安全。
公众认知现状:安全教育仍需加强
从近期的乒乓球安检事件可以看出,公众对高铁安全新规的认知还存在不少盲区。一方面,这与部分规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安全新规的普及工作还有待加强。对此,建议铁路部门进一步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提高公众知晓率。
结语:共同守护高铁安全
高铁安全新规的实施,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每一位乘客的积极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高铁安全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每一次出行都能平安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