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来虎门打卡这些文化殿堂,触摸历史痕迹,感受文明魅力
“5·18”国际博物馆日,来虎门打卡这些文化殿堂,触摸历史痕迹,感受文明魅力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它们不仅收藏和展示了人类文明的瑰宝,更是公众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每年5月18日,世界各地博物馆都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虎门拥有东莞市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专题陈列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文化殿堂,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文明的魅力。
鸦片战争博物馆
东莞唯一国家一级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是东莞市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一座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管理面积达80万平方米,负责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收集、研究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鸦片战争博物馆于1958年1月1日建成开放,目前是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禁毒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鸦片战争博物馆由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旧址和沙角炮台旧址组成。其中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禁毒史和中国近代史开篇的重要见证,凝结着百年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
位于虎门镇口社区东南方,大人山下,依托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建立,管理的销烟池旧址是1839年林则徐销毁英美鸦片的历史遗存。纪念馆以具有炮台神韵的门楼、陈列大楼、抗英雕塑群像、林则徐销烟池旧址、林则徐铜像、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露天陈列抗英大炮等组成,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海战博物馆
海战博物馆坐落在虎门镇威远炮台旧址附近,背山面海,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该馆是一座全面展示鸦片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
威远炮台(黄生摄)
威远炮台位于虎门镇南面社区,包括威远、镇远、靖远、蛇头湾、定洋诸炮台及山顶营等,属虎门要塞的第二道防线,炮台群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被誉为“南方海上长城”。1841年2月,民族英雄关天培坐镇靖远炮台指挥官兵与英军激烈战斗,最后壮烈殉国。威远炮台群在鸦片战争及其后来抵御外国侵略的战争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历经了屡次的破坏与重修。
沙角炮台(唐汉成摄)
沙角炮台位于虎门镇沙角社区,地位扼要,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与位于广州南沙区的大角炮台相对斜峙,构成虎门海口第一道防线。在虎门缴烟时,林则徐曾偕同邓廷桢亲赴沙角炮台调度,收缴鸦片。在鸦片战争中,炮台守将陈连升与守台将士在此谱写了感人肺腑的英雄壮歌。沙角炮台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海防炮台,是瞻仰炮台雄风、凭吊英雄忠魂的得天独厚的场所。开放的遗址有:沙角门楼、濒海台、临高台、节兵义坟、林公则徐纪念碑、功劳炮、克虏伯大炮等。
蒋光鼐故居
原名“荔荫园”
蒋光鼐故居位于虎门镇南栅社区三蒋村新基二巷1号。故居原名“荔荫园”,为清道咸年间蒋光鼐祖父蒋理祥所创建,庭园占地面积1258平方米,后圮废。1930年,蒋光鼐回乡,在“荔荫园”内辟建一座造型典雅的西洋别墅式楼房,名为“红荔山房”,占地面积223平方米。
该楼房为钢筋水泥结构二层建筑,前廊后室,内进一厅两厢。门廊及建筑正立面采用石米抹面,其他三面为红砖清水外墙,廊柱仿西方爱奥尼柱头装饰。花岗岩石砌台阶,基座部分由拱形涵洞式垫托底层地面,通风防潮,至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
2019年,蒋光鼐故居(含故居后面三台山公园的蒋兰士夫妇墓及光鲁亭)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师许陈列馆
郑师许陈列馆,位于虎门镇白沙社区逆水流龟村堡,设立于2020年12月28日。总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分为两大区域:一是展馆区,分三部分内容:求学东南路修远、治学史海勤作舟和兴学乡梓自成蹊,通过图文并茂、设置郑师许雕像、油画、多媒体互动触屏及动漫视频,全方位展示郑师许“求真致用”的治学精神;二是休闲区,设有书吧阅读(图书约1400本)、信息交流区和茶水吧,以让游客在悠闲时光里品尝一杯浓茶或咖啡,欣赏明清古堡,感受虎门人文魅力。
一楼展厅
二楼展厅
书房
讲台
郑师许(1897—1953),原名沛霖,字惠侨,广东东莞人。就读于国立东南大学,先后执教于国立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国立中山大学等高校,并兼任上海市博物馆筹备委员和艺术考古部主任、中山大学训导长等职。郑师许一生勤于治学,著述甚丰,共170余种,是对中国考古学、中西交通史研究具有独特贡献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他在抗战烽火中秉持必胜的信念,坚守教育事业,赓续文化,报效国家,是“莞籍坪石先生”中闪耀的一员;他心系国民教育,积极倡议兴教办学,对东莞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桃李满园的教育家。
休闲区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
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位于虎门镇人民路200号(执信公园对面),是展示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的专题陈列馆,于2019年12月18日落成启用。目前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单位、东莞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东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东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东莞市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东莞市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东莞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虎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
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太平手袋厂创建于1978年7月,率先尝试对外加工贸易,推开了东莞外向型经济的大门,带动了整个东莞乃至全国的“三来一补”工业的发展,是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全景再现当年太平手袋厂的激情岁月,主体建筑以“电动缝纫机+旧厂房”为外观造型,凸显太平手袋厂的时代特色;馆内展览面积500平方米,采用独特的陈列布展方式,175米的展线,按照“序厅—手袋厂的创建—手袋厂的运营机制—手袋厂的管理理念—尾厅”的顺序,采用场景化、情景化和信息化手段,将当时太平手袋厂的生产设备21台、手袋78个、档案资料65份、老照片100多张及各类生产工具配件等500多件老物品组合陈列,全景纪实再现太平手袋厂的加工生产、日常管理等细节,展现了太平手袋厂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陈列馆雕塑广场6000平方米,矗立着“光辉岁月”“考验”和“圆梦”三个主题雕塑,以雕塑艺术的形式,生动体现了太平手袋厂敢饮“头啖汤”、敢闯敢试的精神,激发东莞人奋勇前行的昂扬斗志,成为东莞新的精神坐标和靓丽名片。
主题雕塑“光辉岁月”
主题雕塑“考验”
主题雕塑“圆梦”
虎门各文博场馆近期还推出一系列文化活动
一起来看
博物以明志 听历以长见识
看展以阔眼界 学习永远在路上
一、参观活动
组织虎门镇学生参观
莞籍“坪石先生”莞邑名贤文物主题游径
二、展览进校园
5月18日—31日期间,举办2场
蒋光鼐生平事迹和郑师许生平事迹
展览进校园活动
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
成了一个汇聚时代记忆
传承改革精神的“行走”大课堂
活动地点
太平手袋厂陈列馆
活动时间
2024年5月18日
活动主题
征文活动——“我眼中的太平手袋厂”
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5月31日
5·18国际博物馆日
虎门
约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