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乙肝母婴传播知多少?
世界肝炎日:乙肝母婴传播知多少?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行动,时不我待”。据统计,每3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肝炎相关疾病,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必须加快行动,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5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而我国是乙肝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
乙肝母婴传播的机制与危害
乙肝病毒(HBV)可通过母婴传播,即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这种传播方式具有极高的感染率,新生儿一旦感染,90%会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者,而成人感染后慢性化的风险则低于5%。
如何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关键在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推荐以下预防措施:
新生儿接种: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的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高风险婴儿防护: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除了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供额外保护。
孕妇筛查与管理:建议所有孕妇在孕早期进行HBsAg筛查。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应监测HBV DNA水平,并在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建议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不仅能减少自身感染风险,还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根据最新专家建议:
- 所有18-59岁无乙肝疫苗接种史和HBV感染史者都应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程序为0、1、6月接种3针。
- 60岁及以上成人,特别是有感染HBV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感染者、医务人员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 成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可不筛查HBV相关指标,但对已知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者,无需再接种。
防控成效与未来展望
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全省20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1%以下,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目标。然而,要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全球目标,仍需持续努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乙肝筛查和疫苗接种,特别是育龄妇女和高风险人群。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消除乙肝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威胁,守护母婴健康,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没有乙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