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权威解读:2025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
毕马威中国权威解读:2025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
2025年,中国经济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增长潜力。毕马威中国最新发布的《2025年宏观经济十大趋势展望》报告指出,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政策转向发力后,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将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支持下,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GDP增速有望达到4.6%左右。
政策加力提效,内需持续提振
2025年,提振内需将成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内部需求不足的挑战,政策将加大扩张力度,财政货币政策将更加协同发力。预计2025年赤字率或达4.0%,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也将扩大。货币政策将配合财政扩张,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
消费领域有望延续温和复苏态势。2024年居民消费增速整体较疲软,但2025年政策将继续加码,推动消费增速温和回升。食品饮料烟酒等传统消费领域仍是重要支撑,同时银发经济、情绪经济等新赛道将为消费增长注入新动力。
产业升级提速,新动能加速培育
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9.2%,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5%、13.2%。预计到2027年,各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将增长25%以上,2024-2027年设备器具相关投资年复合增速达5.7%。
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促进全社会生产力提升。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342亿美元,到2030年将上升至1548亿美元,增长3.5倍。预计2025年“AI+”行业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加强
对外贸易方面,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将增长3.0%,但需警惕保护主义抬头。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对中国出口增量贡献率已从2001-2018年的28%上升至2018-2023年的54%,中国对美出口份额由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1-10月的14.8%,多元化市场布局成效显现。
外资布局方面,2024年1-10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但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为11.6%,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实现61.7%、48.8%的高速增长,显示外资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
绿色转型加速,产业重心转移
全球绿色转型或有所放缓,但中国在光伏和风电等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显著提高,2023年发行量约835亿美元,占全球的14%左右。中国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贡献了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60%以上的风电设备,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
房地产市场筑底,投资逐步企稳
房地产政策将聚焦稳价控量,通过货币政策宽松、城中村改造、优化户籍制度等方式促进市场企稳。虽然房地产库存仍处高位,10月全国主要城市商品房去化周期达17.3个月,但在政策支持下,房企投资有望逐步筑底企稳。
企业积极出海,新兴市场合作深化
2023年制造业对外投资金额流量达273.4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比重达15.4%,较2018年增长3.2个百分点。63%的受访企业计划将东南亚国家作为出海目的地,显示中国企业积极寻求海外发展机遇,新兴市场合作更见紧密。
展望2025: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2025年中国经济将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的双重驱动下,保持稳定增长。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支持下,宏观经济有望平稳运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新动能将持续释放,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