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点赞,中国经济成全球增长引擎
IMF点赞,中国经济成全球增长引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3%,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速预期高达4.6%,不仅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也显著高于美国(2.8%)和欧元区(0.8%)等主要经济体。这一预测数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再次证明中国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表现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在农业领域,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超过1.3万亿斤后,2024年更是突破1.4万亿斤,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粮食市场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业领域,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增长尤为突出。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已达到28%。
服务业方面,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56.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领跑服务业。全年发布新职业19项,为社会创造了更多新需求和新岗位。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1979年到202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24.8%,位居全球首位。202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继续保持在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在贸易领域,202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突破43万亿元人民币,服务进出口总额有望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83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比2023年增加了4个。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杰里米·尤尔根斯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中国顺利完成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哈佛大学商学院荣休教授约翰·奎尔奇也指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其在全球人口中所占比重,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
展望2025年,IMF和世界经济论坛均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尽管面临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和国内需求不足等挑战,但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表示,尽管中国经济短期面临挑战,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他认为,中国采取刺激内需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振经济,政府拥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应对各类挑战。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中国经济将在2025年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