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专家教你科学测体温
疫情期间,专家教你科学测体温
当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节,全国多地报告流感病例持续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监测体温不仅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及时发现病情的关键。但是,如何正确测量体温?不同部位测量有何区别?体温计该如何使用?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答这些疑问。
体温计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市面上常见的体温计主要有电子体温计、耳温枪、水银体温计等。不同类型的体温计使用方法有所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使用方便,读数清晰,是家庭常用的测温工具。使用时,先按下电源开关,显示屏出现“L”表示已准备好。将体温计的感温头贴在测量部位(如腋下),确保完全接触皮肤,等待几秒钟即可读数。
耳温枪
耳温枪特别适合婴幼儿使用,测量速度快,仅需1秒即可完成。使用前,需要将耳温枪对准耳道,轻轻按下测量按钮,即可快速获取体温数据。
水银体温计
传统的水银体温计虽然逐渐被电子体温计取代,但在一些场合仍被使用。使用前需要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然后将体温计置于测量部位(如腋下或口腔),保持5-10分钟,取出后读数。
不同部位测量体温的方法
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温存在差异,常见的测量部位包括口腔、腋下、肛门和耳道等。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口腔测量
将体温计的探测部位放在舌下,紧闭双唇,保持5-7分钟。口腔温度的正常范围是36.3℃-37.2℃。
腋下测量
保持腋窝部位干燥,将体温计夹在腋窝5-10分钟。腋下温度的正常范围是36.0℃-37.0℃。
肛门测量
适用于婴幼儿。将体温计前端涂上润滑剂,缓慢插入肛门30秒。直肠温度的正常范围是36.5℃-37.7℃。
耳道测温
将温度计置于外耳道内,利用传感器感知鼓膜温度。耳道温度能较好反映体内核心温度。
影响体温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了解可能影响体温测量的因素:
- 使用方法不当:如测量时间不足、体温计未与皮肤充分接触等
- 测量部位选择不当:不同部位的温度存在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 环境温度影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 被测目标表面特性:如皮肤的清洁度、湿度等
- 测量距离和视场选择不当:特别是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时
发热时的科学处理方法
当体温超过37.5℃时,需要警惕发热的可能。发热是身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高热会影响机体功能,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物理退热
- 使用退热贴或冰袋外敷在额头、颈部等大动脉搏动位置
- 用30度左右的温水擦拭手脚心、颈部等部位
- 给患者洗温水澡帮助散热
药物退热
-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婴儿和成人
科学护理
- 监测体温:腋温超过38.5℃时需及时采取退热措施
- 充足饮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 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 保持环境舒适:注意通风,避免过度捂热
- 避免剧烈活动:减少体力消耗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结语
科学测量体温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重要手段。通过掌握正确的测温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监测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发热症状,应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并在必要时就医。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这个流感高发期,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