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百年沧桑,大礼堂见证辉煌
河南大学百年沧桑,大礼堂见证辉煌
在河南省开封市的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一座巍峨壮观的宫殿式建筑静静地矗立在校园中央。这座始建于1931年的大礼堂,不仅是河南大学的地标性建筑,更是这所百年学府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百年沧桑:从留学预校到综合性大学
河南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址选在开封铁塔以南的原河南贡院。辛亥革命后,学校更名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2年,冯玉祥将军拨款作为河南大学的筹备基金,学校改名为“中州大学”。1930年,河南省立中山大学正式更名为河南大学,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
大礼堂: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大礼堂的设计者是留学归国的张清涟教授,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元素相结合,创造出这座独特的宫殿式建筑。礼堂正面的四组大双柱直抵檐口,气势恢宏,柱间正中三套双扇平开大门,富丽堂皇。门楣上的悬山垂花门罩、圆形竖向中悬窗以及精美的彩绘图案,无不展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魅力。
大礼堂不仅是学校的会议场所,更是师生们的精神家园。自1953年起,这里便成为学校文艺汇演和电影放映的重要场地。每当夜幕降临,礼堂内灯火通明,台上歌声悠扬,台下掌声雷动,成为校园里最热闹的地方。
文化传承:校训精神与名人轶事
河南大学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追求。百年来,这里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其中不乏像罗家伦这样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罗家伦曾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和中央大学校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发展:新时代的科技高地
近年来,河南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目标是在2025年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已支撑400余个国家级、省级项目,为全省6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室提供服务。
从百年前的留学预校到如今的综合性大学,从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到现代化的科技设施,河南大学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而那座历经风雨的大礼堂,依然静静地矗立在校园中央,诉说着这所百年学府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