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慈善+社会救助”双轮驱动助力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慈善+社会救助”双轮驱动助力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36502

2023年,峡山区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以社会大救助体系主动发现、及时救助、精准帮扶为基础优势,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探索“慈善+社会救助”相衔接的新路径,全面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辅助、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助力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分层分类靶向救助体系建设,彰显社会救助新成效

完善机制,构建综合救助格局。成立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各方救助资源,有效解决了救助信息不对称、救助资源分散,实现救助的科学化、规范化。出台了《社会救助对象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通过虚报、欺骗等骗取社会救助待遇问题,形成了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依托省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整合人社、医保等12个部门、38项救助事项纳入平台实施,实现救助政策、救助对象、救助需求等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细化可容可纠情形,明确容错纠错程序,保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分层分类,打造多层次救助体系。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动态调整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困儿童等9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精准、及时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5259万元。紧盯重病、重残、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实施低保扩围增效,全面落实低保刚性支出扣减、“渐退期”“单人保”“单户保”等举措,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2023年,峡山区新增低保290人、特困供养人员108人,低保覆盖率达1.82%,居潍坊市第一位。

“物质+服务”,建立多维救助模式。自2017年起,率先推行政府购买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居家照护服务,出台《峡山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健全完善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峡山区失能人员认定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制度,为735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六助”服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护比例100%。在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向60岁以上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方向延伸,2023年将76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纳入居家护理范围。将低保中的残疾人纳入居家护理服务范畴,实现民政、残联业务融合发展。2023年第一批纳入护理的残疾人有31人。投资200万元将峡山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提升智慧服务监管系统,实现服务过程数据可视化、流程便利化、监管智慧化,确保居家服务全程有据可查,惠及服务对象1000余人。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效。全面落实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按照不少于辖区人口每人2元的标准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急难型实行“先行救助”,取消户籍地、居住地限制,由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2023年,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3.6万元。依托“爱山东”APP、“鸢助你”帮办代办移动应用平台实现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掌上办”、“指尖办”。全面推进救助信息“主动公开”,在村(社区)居民相对聚集、醒目的位置“全覆盖”设立社会救助信息公示栏,确保救助对象认定准确度。

实干笃行造福桑梓,筑造峡山慈善新高地

“慈心一日捐”助力实现慈善资金新增长。峡山区2023年“慈心一日捐”专项募捐活动在宣传上更加突出“倡导奉献,坚持自愿”的原则,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实际行动投身慈善事业。共募集资金59.43万元,募捐善款再创新高。

“99公益”网络捐赠新有成效。峡山区“99公益日”网络募捐以助力老年幸福食堂为导向,线上借助“互联网+公益”的力量,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线下点对点宣传向机关单位、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等领域面对面动员,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实现慈善全民参与。全区共组建爱心团队7支,动员参与捐赠2000余人次,共筹募资金28.32 万元。

融入民生大局,救助项目更加精准。峡山区聚焦民生实事,建立“救助急难防返贫”机制,提高救助水平,充分发挥慈善在社会救助中的功能,帮助遭遇重大疾病或意外突发事件的困难群众,2023年为我区2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款0.5万元;为1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8.1万元;开展“阳光”助学工程,帮助19名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学子顺利进入校园;为全区900名特困供养人员提供居家照料护理,支出15万元。

“慈善+社会救助”双驱动助力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转办转介机制,及时将线上、线下社会救助需求转办转介到慈善组织,全方位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完善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机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积极为困难群众帮扶项目提供资源链接、能力建设等支持,设立救助帮困类别。通过整合慈善帮扶资源需求、供需台账,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建立健全跟踪保障机制,激活社区慈善力量,全面构建“慈善、社工、志愿服务三融合”的社区慈善机制,关心帮扶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特殊困难残疾人等群体。

发挥“聚合力”,实现帮扶救助“双驱动”。发挥慈善救助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优势,探索形成“慈善+社会救助”双轮驱动,实现两者优势互补,相关衔接,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2024年,峡山区将抢抓先机、鼓足干劲、甩开膀子、迈开步子,认真贯彻实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推动峡山区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